坐望敬亭 作品
第475章 你訛人是吧?(第3頁)
她決定下週回香江,在此期間還要把林氏影業在內地的辦事處建立起來。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書對《紅高粱》開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內地導演如今的市場觸覺拍商業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難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藝術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
既然要深耕,那籌備個辦事處是理所應當的事。
內地現在還沒開放私人進入電影製作、發行領域,所以她也只能弄個辦事處,用以協調在內地的電影投資。
恰好上個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餘玉溪有過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攬之意,開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還有獎金。
當時餘玉溪表現的很心動,但不知為何卻猶豫不決,直到電影節結束後,她才答應了陶玉書。
陶玉書一開始沒弄明白,後來才想明白。
估計餘玉溪是還不太瞭解林氏影業的實力,怕這份工作乾的不長久。
在電影節待了十天,餘玉溪該打聽的也打聽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獲獎,林氏影業的海外版權交易火爆,她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回國之前,陶玉書和餘玉溪約定,讓她先回滬上探親,然後再到燕京來正式開始工作。
“就她一個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覺得公司是草臺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陽問。
《孩子王》進入了版權運營階段,林氏影業現在在內地只有《紅高粱》一部正在製作的片子。
陶玉書的想法是想讓餘玉溪負責《紅高粱》的製片,順便再對接參加電影節的事務,暫時有她一個人就足夠了。
見林朝陽這麼說,她問:“那你是什麼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來幫幫忙。”
“他?”陶玉書立馬就想否決這個提議。
林朝陽看穿了她的想法,說道:“大哥雖然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但你沒發現他有個優點嗎?”
“什麼優點?”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聽著這話陶玉書真不知道林朝陽對自家大哥是褒是貶,林朝陽說道:“你別這麼看著我啊,我這是誇你大哥呢。”
有這麼夸人的?
陶玉書的眼神透露出這樣的含義。
林朝陽接著說道:“小余精明強幹,可以負責辦事。大哥通達和善,可以負責籠絡人心。而且放小余自己一個人在燕京,所有事都交給她,你就那麼放心嗎?”
話說到最後,陶玉書成功的被林朝陽說服了,恐怕他的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馭下有時候也是一門學問,陶玉書感覺自己又從丈夫身上學了一招。
想明白了之後,她欣然同意了林朝陽的想法。
又問:“可大哥工作那邊……”
“兼職嘛,反正他在單位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
陶玉書不由得露出輕笑,“我真該把這話學給我哥聽聽。”
又過了兩天,餘玉溪終於回到了燕京。
但令林朝陽夫妻二人意外的是,餘玉溪這次還帶了個客人來。
“老謝?你怎麼來了?”林朝陽的聲音中滿是驚訝。
謝靳一身風塵僕僕,“別提了,我先放個行李,等會再說。”
陶玉書之前將小六部口衚衕西院的東廂房收拾出來了兩間,當做是林氏影業在燕京的辦事接待處。
現在謝靳來了,陶玉書便把他也安排到了西院的廂房去。
然後林朝陽又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菜,算是歡迎餘玉溪和謝靳的到來。
以往林朝陽夫妻倆私下裡都叫餘玉溪為小余,那都是隨大流的叫法,實際上她並不小,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
她之前在中影電影進出口工作,她還有一層身份是西柏林電影節在中國內地的全權選片人,擁有電影節正式授權的那種。
這也是陶玉書為什麼願意為她開5000元港元高薪以及獎金的原因。
餘玉溪性格大方開朗,吃飯時她嚐了幾口林朝陽做的菜,忍不住讚美道:“謝導一直誇您做的菜,您的手藝確實好。”
她是滬上人,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都在滬上,是進入中影后才來到燕京。
最近這六七年因為為西柏林電影節選片的緣故,跟滬影廠走的很近,跟徐桑楚、吳貽弓、謝靳等滬上電影圈的老同志都很熟悉。
“老謝,說說吧,你怎麼跑燕京來了?”林朝陽問。
謝靳嘆了口氣,“唉,別提了,還不是為了《芙蓉鎮》的事嘛。”
謝靳說起這事就滿面愁容。
早在春節前夕,謝靳的新片《芙蓉鎮》就開始在滬上、燕京進行試映。
隨著試映範圍的擴大,關於《芙蓉鎮》的爭議聲音變得越來越大。
不少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在給社會主義抹黑,主張禁映,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謝靳不得不緊急對電影中的幾個鏡頭進行了處理。
可即便是這樣,也只是勉強讓電影局方面同意了電影公映。
但前幾天《芙蓉鎮》在滬上舉辦首映式,影片的男女主演姜文和劉曉慶卻沒到場。
謝靳一打聽,原來是被電影局給阻止了。
不僅如此,謝靳還聽說電影局方面不同意《芙蓉鎮》參加國外影展。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謝靳自然窩火,收拾了行李就要到燕京來跟電影局理論理論。
“就算是要把官司打到部裡,我也要跟他們掰扯掰扯。”
謝靳喝了一杯酒,氣憤的說道。
林朝陽沒有什麼同仇敵愾的表情,反而表情輕鬆,略帶調侃的說道:“你也別怪人家電影局的同志,誰讓你是個慣犯呢!”
謝靳聽到這話,表情很是不爽。
不過林朝陽說的也沒錯,從《天雲山傳奇》到《牧馬人》再到《芙蓉鎮》,謝靳的“**敘事”從未停止。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的影片就是眼中釘、肉中刺。
見林朝陽幸災樂禍,謝靳先是憤憤然的盯著他,然後就把主意打到了林朝陽的身上。
看見謝靳的眼神,林朝陽莫名的有種不詳的預感。
“你……”
沒等他說話,謝靳先開口了,“你先別說話。”
然後謝靳又問:“我聽說你最近跟石方禹走的挺近啊?”
“沒有的事,你聽誰說的?”林朝陽矢口否認。
“還跟我裝傻,你以為我不知道?”謝靳一下子戳穿了他的謊言,眼神中流露出鄙夷之色。
林朝陽表情訕訕,“就是見過兩面,又不熟。”
“熟不熟的,你不給他送了點成績嘛,明天跟我走一趟。”
林朝陽不太情願的說道:“這都是你們滬影廠的事。”
“你忍心我這一把老骨頭去跟他們那些當官兒的硬碰硬?再說了,你可是《芙蓉鎮》的編劇!”
林朝陽立馬辯解道:“你可別瞎說,我又沒署名。”
“署不署名不重要,你要不去,我就跟他們說那些過格的戲全是你寫的!”
林朝陽頓時牙疼。
老頭兒,你訛人是吧?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書對《紅高粱》開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內地導演如今的市場觸覺拍商業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難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藝術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
既然要深耕,那籌備個辦事處是理所應當的事。
內地現在還沒開放私人進入電影製作、發行領域,所以她也只能弄個辦事處,用以協調在內地的電影投資。
恰好上個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餘玉溪有過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攬之意,開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還有獎金。
當時餘玉溪表現的很心動,但不知為何卻猶豫不決,直到電影節結束後,她才答應了陶玉書。
陶玉書一開始沒弄明白,後來才想明白。
估計餘玉溪是還不太瞭解林氏影業的實力,怕這份工作乾的不長久。
在電影節待了十天,餘玉溪該打聽的也打聽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獲獎,林氏影業的海外版權交易火爆,她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回國之前,陶玉書和餘玉溪約定,讓她先回滬上探親,然後再到燕京來正式開始工作。
“就她一個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覺得公司是草臺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陽問。
《孩子王》進入了版權運營階段,林氏影業現在在內地只有《紅高粱》一部正在製作的片子。
陶玉書的想法是想讓餘玉溪負責《紅高粱》的製片,順便再對接參加電影節的事務,暫時有她一個人就足夠了。
見林朝陽這麼說,她問:“那你是什麼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來幫幫忙。”
“他?”陶玉書立馬就想否決這個提議。
林朝陽看穿了她的想法,說道:“大哥雖然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但你沒發現他有個優點嗎?”
“什麼優點?”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聽著這話陶玉書真不知道林朝陽對自家大哥是褒是貶,林朝陽說道:“你別這麼看著我啊,我這是誇你大哥呢。”
有這麼夸人的?
陶玉書的眼神透露出這樣的含義。
林朝陽接著說道:“小余精明強幹,可以負責辦事。大哥通達和善,可以負責籠絡人心。而且放小余自己一個人在燕京,所有事都交給她,你就那麼放心嗎?”
話說到最後,陶玉書成功的被林朝陽說服了,恐怕他的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馭下有時候也是一門學問,陶玉書感覺自己又從丈夫身上學了一招。
想明白了之後,她欣然同意了林朝陽的想法。
又問:“可大哥工作那邊……”
“兼職嘛,反正他在單位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
陶玉書不由得露出輕笑,“我真該把這話學給我哥聽聽。”
又過了兩天,餘玉溪終於回到了燕京。
但令林朝陽夫妻二人意外的是,餘玉溪這次還帶了個客人來。
“老謝?你怎麼來了?”林朝陽的聲音中滿是驚訝。
謝靳一身風塵僕僕,“別提了,我先放個行李,等會再說。”
陶玉書之前將小六部口衚衕西院的東廂房收拾出來了兩間,當做是林氏影業在燕京的辦事接待處。
現在謝靳來了,陶玉書便把他也安排到了西院的廂房去。
然後林朝陽又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菜,算是歡迎餘玉溪和謝靳的到來。
以往林朝陽夫妻倆私下裡都叫餘玉溪為小余,那都是隨大流的叫法,實際上她並不小,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
她之前在中影電影進出口工作,她還有一層身份是西柏林電影節在中國內地的全權選片人,擁有電影節正式授權的那種。
這也是陶玉書為什麼願意為她開5000元港元高薪以及獎金的原因。
餘玉溪性格大方開朗,吃飯時她嚐了幾口林朝陽做的菜,忍不住讚美道:“謝導一直誇您做的菜,您的手藝確實好。”
她是滬上人,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都在滬上,是進入中影后才來到燕京。
最近這六七年因為為西柏林電影節選片的緣故,跟滬影廠走的很近,跟徐桑楚、吳貽弓、謝靳等滬上電影圈的老同志都很熟悉。
“老謝,說說吧,你怎麼跑燕京來了?”林朝陽問。
謝靳嘆了口氣,“唉,別提了,還不是為了《芙蓉鎮》的事嘛。”
謝靳說起這事就滿面愁容。
早在春節前夕,謝靳的新片《芙蓉鎮》就開始在滬上、燕京進行試映。
隨著試映範圍的擴大,關於《芙蓉鎮》的爭議聲音變得越來越大。
不少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在給社會主義抹黑,主張禁映,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謝靳不得不緊急對電影中的幾個鏡頭進行了處理。
可即便是這樣,也只是勉強讓電影局方面同意了電影公映。
但前幾天《芙蓉鎮》在滬上舉辦首映式,影片的男女主演姜文和劉曉慶卻沒到場。
謝靳一打聽,原來是被電影局給阻止了。
不僅如此,謝靳還聽說電影局方面不同意《芙蓉鎮》參加國外影展。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謝靳自然窩火,收拾了行李就要到燕京來跟電影局理論理論。
“就算是要把官司打到部裡,我也要跟他們掰扯掰扯。”
謝靳喝了一杯酒,氣憤的說道。
林朝陽沒有什麼同仇敵愾的表情,反而表情輕鬆,略帶調侃的說道:“你也別怪人家電影局的同志,誰讓你是個慣犯呢!”
謝靳聽到這話,表情很是不爽。
不過林朝陽說的也沒錯,從《天雲山傳奇》到《牧馬人》再到《芙蓉鎮》,謝靳的“**敘事”從未停止。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的影片就是眼中釘、肉中刺。
見林朝陽幸災樂禍,謝靳先是憤憤然的盯著他,然後就把主意打到了林朝陽的身上。
看見謝靳的眼神,林朝陽莫名的有種不詳的預感。
“你……”
沒等他說話,謝靳先開口了,“你先別說話。”
然後謝靳又問:“我聽說你最近跟石方禹走的挺近啊?”
“沒有的事,你聽誰說的?”林朝陽矢口否認。
“還跟我裝傻,你以為我不知道?”謝靳一下子戳穿了他的謊言,眼神中流露出鄙夷之色。
林朝陽表情訕訕,“就是見過兩面,又不熟。”
“熟不熟的,你不給他送了點成績嘛,明天跟我走一趟。”
林朝陽不太情願的說道:“這都是你們滬影廠的事。”
“你忍心我這一把老骨頭去跟他們那些當官兒的硬碰硬?再說了,你可是《芙蓉鎮》的編劇!”
林朝陽立馬辯解道:“你可別瞎說,我又沒署名。”
“署不署名不重要,你要不去,我就跟他們說那些過格的戲全是你寫的!”
林朝陽頓時牙疼。
老頭兒,你訛人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