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79章 封殺與應對(第2頁)
“林太!”
來到辦公室,王晶見陶玉書正低頭在紙上寫寫畫畫,問了聲好。
“阿晶來了,坐!”
王晶落座後,陶玉書跟他說笑了幾句,神色間滿是輕鬆,絲毫不見壓抑。
聊了一會兒,她才問道:“這兩天的傳聞聽說了吧?”
王晶臉色嚴肅起來,點了點頭。
他以為陶玉書叫他來公司是要安撫他,“林太,您放心,外面那些事絕對不會影響我為公司拍片的!”
王晶的保證擲地有聲,以他的市儈,當然不可能是那種忠臣良將,但他這番話也不完全是虛言。
港九自由總會在香江電影圈的影響力很大,但還沒到隻手遮天的程度。
尤其是現在林氏影業蒸蒸日上,封殺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但短時間內林氏應該沒有大問題。
只要能賺到錢,王晶就不會輕易跳槽。
他在香江電影圈摸爬滾打十年,太清楚外面那些老闆都是什麼德性了。
從《精裝追女仔》火了以前,就一直有電影公司老闆聯繫他,有些人條件給的比林氏影業還要優厚。
可王晶清楚的知道,他真要是跳槽了,那些答應好的條件能落實一半就不錯了。
陶玉書臉上露出笑容,看起來對他的表態很滿意。
然後問王晶,“劇本寫的怎麼樣了?”
《最佳損友》上映後,王晶沒有繼續開戲,而是先玩了幾天放鬆放鬆,然後又閉門寫起了劇本。
《精裝追女仔》和《最佳損友》的票房都止步於2000萬票房,他打算打磨一個精品劇本,衝刺一下更高的票房成績。
一方面是為了賺更多的分紅,一方面也是要向影壇一線導演的位置發起衝擊。
沒有一部本埠票房超過3000萬港元的影片握在手裡,他始終距離香江電影圈頂尖導演的位置有點差距。
“寫了大半了,下個月就能寫完。”
陶玉書微微頷首,她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將手中的筆記本遞了過去,“看看這個。”
王晶接過筆記本快速掃視了一眼上面的內容,臉色微變,“林太,這是……”
“這三部劇本你完善一下,《賭神》讓阿發來演男一號,《賭聖》讓阿星來,《賭俠》的話男一號給劉德華,他現在片約在藝能。
你寫的那個《至尊無上》下個月寫完就開戲吧,算是給這個類型的片子引個路。”
陶玉書遞給王晶的筆記本上,寫了三部電影的劇情梗概和大綱,分別是《賭神》《賭聖》和《賭俠》。
這三部電影中《賭神》和《賭俠》原本就是出自於王晶之手,另一部《賭聖》也是對《賭神》的模仿,跟前兩部作品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灣島那邊現在開始對林氏影業極限施壓,林氏影業必須要有所動作,《賭神》三部曲就是林朝陽為林氏影業準備的大招。
後世的1989年和1990年,《賭神》《賭聖》《賭俠》三部影片,單片本埠票房均超過了4000萬港元,在香江共計砍下了1.2億港元。
如果算上外埠的話,累計票房超過3億港元,幾乎橫掃當年香江、灣島以及東南亞電影市場,帶起了一股賭片風潮。
讓永盛這個h澀會起家的電影公司迅速崛起成為香江影壇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賭神》還讓周潤發再攀高峰,《賭俠》讓周星馳成為了“星爺”,《賭聖》讓劉德華成為票房紅星。
演員、導演、編劇……一票電影人因為這幾部影片的成功咖位飛昇。
這樣既能為電影公司創造鉅額效益,又能捧人的影片正是目前林氏影業迫切需要的。
“給你一年時間,總投資4000萬,這四部片子能拍完嗎?”
陶玉書沒有給王晶太多的思考時間,開門見山的問。
王晶被陶玉書的大手筆下了一跳。
一年拍四部片子,對於很多導演來說,肯定緊了點,但對王晶來說卻不是什麼難事。
甚至可以說,一部片子三個月時間已經很多了,他更在乎的是陶玉書說的“4000萬”。
四部電影4000萬投資,也就意味著單片成本1000萬,這在現在的香江影壇絕對是大投資了。
一般的電影,也只有請周潤發這種級別的明星才有可能拿到這樣的投資,可陶玉書分明說的只有《賭神》一部讓周潤發來主演。
王晶試探的問道:“林太,4000萬好像有點多。”
陶玉書卻笑了笑,“多嗎?我打算把劇組所有人的薪酬上漲20%。”
聞言,王晶頓時吃了一驚。
這些年來香江的電影市場一片火熱,演員片酬也跟著水漲船高,一線明星接一部戲片酬100多萬已經成為常態。
但更多的時候,演員片酬的漲跌還是取決於參演電影成績的好壞,王晶還從來沒聽說過有電影公司老闆主動給演員漲片酬的。
更何況陶玉書要漲的可不僅是演員,而是劇組的所有成員,薪酬一下子漲20%。
這麼一看,單片1000萬的投資一點也不多了。
能當老闆的,沒一個是傻子。
王晶知道陶玉書是個大方的老闆,但他也明白陶玉書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發善心。
聯想到這兩天港九自由總會對林氏影業的封殺,他立刻明白了,林太這是打算祭出撒錢大法。
港九自由總會為什麼可以號令香江電影行業,幾乎所有人都莫敢不從?
還不是因為掌握著港片進入灣島市場的渠道嘛,更簡單點說,就是掌握了香江電影人相當一部分的生存命脈。
封殺令一出,懾於港九自由總會的淫威,林氏影業很有可能陷入被整個香江電影行業孤立的局面。
林氏影業面對這種情況能操作的空間並不多,撒錢無疑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有些頂尖的明星、導演可能會害怕影響錢途而忌憚與林氏影業合作,但對大多數電影人來說,這樣賺錢的好機會他們是不會錯過的。
王晶自詡非常瞭解香江電影從業人員們的心理,因此他對陶玉書的這番操作也深感佩服。
誰都知道斷臂求生的道理,可真正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陶玉書這樣的決斷,也讓王晶對林氏影業的未來多了幾分信心。
“香江的同行們就有福了,尤其是那些劇組的底層工作人員,他們得把林生、林太您二位供起來才對。”王晶笑著恭維道。
林氏影業給從業人員漲薪水,不僅是惠及了自家的劇組,其實也在變相的倒逼香江的其他電影公司為從業人員漲薪水。
雖然不可能真的一下子把薪資水平給抬上來,但長此以往,只要林氏能夠堅持的住,必然會成為大勢所趨。
不過這樣做,也少不了要得罪諸多電影公司。
王晶只略一思量就明白,現在的林氏已經不怕得罪人了。
前有港九自由總會的要挾,後有嘉禾、新藝城的敵視,再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只會落得一敗塗地,不如放手一搏。
反正剩下的那些中小公司,幾乎不會對林氏影業構成什麼威脅。
片刻時間,王晶在心裡已經腦補完了陶玉書應對這次危機的各種手段以及背後的原因,自認為摸透了老闆的心思。
來到辦公室,王晶見陶玉書正低頭在紙上寫寫畫畫,問了聲好。
“阿晶來了,坐!”
王晶落座後,陶玉書跟他說笑了幾句,神色間滿是輕鬆,絲毫不見壓抑。
聊了一會兒,她才問道:“這兩天的傳聞聽說了吧?”
王晶臉色嚴肅起來,點了點頭。
他以為陶玉書叫他來公司是要安撫他,“林太,您放心,外面那些事絕對不會影響我為公司拍片的!”
王晶的保證擲地有聲,以他的市儈,當然不可能是那種忠臣良將,但他這番話也不完全是虛言。
港九自由總會在香江電影圈的影響力很大,但還沒到隻手遮天的程度。
尤其是現在林氏影業蒸蒸日上,封殺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但短時間內林氏應該沒有大問題。
只要能賺到錢,王晶就不會輕易跳槽。
他在香江電影圈摸爬滾打十年,太清楚外面那些老闆都是什麼德性了。
從《精裝追女仔》火了以前,就一直有電影公司老闆聯繫他,有些人條件給的比林氏影業還要優厚。
可王晶清楚的知道,他真要是跳槽了,那些答應好的條件能落實一半就不錯了。
陶玉書臉上露出笑容,看起來對他的表態很滿意。
然後問王晶,“劇本寫的怎麼樣了?”
《最佳損友》上映後,王晶沒有繼續開戲,而是先玩了幾天放鬆放鬆,然後又閉門寫起了劇本。
《精裝追女仔》和《最佳損友》的票房都止步於2000萬票房,他打算打磨一個精品劇本,衝刺一下更高的票房成績。
一方面是為了賺更多的分紅,一方面也是要向影壇一線導演的位置發起衝擊。
沒有一部本埠票房超過3000萬港元的影片握在手裡,他始終距離香江電影圈頂尖導演的位置有點差距。
“寫了大半了,下個月就能寫完。”
陶玉書微微頷首,她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將手中的筆記本遞了過去,“看看這個。”
王晶接過筆記本快速掃視了一眼上面的內容,臉色微變,“林太,這是……”
“這三部劇本你完善一下,《賭神》讓阿發來演男一號,《賭聖》讓阿星來,《賭俠》的話男一號給劉德華,他現在片約在藝能。
你寫的那個《至尊無上》下個月寫完就開戲吧,算是給這個類型的片子引個路。”
陶玉書遞給王晶的筆記本上,寫了三部電影的劇情梗概和大綱,分別是《賭神》《賭聖》和《賭俠》。
這三部電影中《賭神》和《賭俠》原本就是出自於王晶之手,另一部《賭聖》也是對《賭神》的模仿,跟前兩部作品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灣島那邊現在開始對林氏影業極限施壓,林氏影業必須要有所動作,《賭神》三部曲就是林朝陽為林氏影業準備的大招。
後世的1989年和1990年,《賭神》《賭聖》《賭俠》三部影片,單片本埠票房均超過了4000萬港元,在香江共計砍下了1.2億港元。
如果算上外埠的話,累計票房超過3億港元,幾乎橫掃當年香江、灣島以及東南亞電影市場,帶起了一股賭片風潮。
讓永盛這個h澀會起家的電影公司迅速崛起成為香江影壇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賭神》還讓周潤發再攀高峰,《賭俠》讓周星馳成為了“星爺”,《賭聖》讓劉德華成為票房紅星。
演員、導演、編劇……一票電影人因為這幾部影片的成功咖位飛昇。
這樣既能為電影公司創造鉅額效益,又能捧人的影片正是目前林氏影業迫切需要的。
“給你一年時間,總投資4000萬,這四部片子能拍完嗎?”
陶玉書沒有給王晶太多的思考時間,開門見山的問。
王晶被陶玉書的大手筆下了一跳。
一年拍四部片子,對於很多導演來說,肯定緊了點,但對王晶來說卻不是什麼難事。
甚至可以說,一部片子三個月時間已經很多了,他更在乎的是陶玉書說的“4000萬”。
四部電影4000萬投資,也就意味著單片成本1000萬,這在現在的香江影壇絕對是大投資了。
一般的電影,也只有請周潤發這種級別的明星才有可能拿到這樣的投資,可陶玉書分明說的只有《賭神》一部讓周潤發來主演。
王晶試探的問道:“林太,4000萬好像有點多。”
陶玉書卻笑了笑,“多嗎?我打算把劇組所有人的薪酬上漲20%。”
聞言,王晶頓時吃了一驚。
這些年來香江的電影市場一片火熱,演員片酬也跟著水漲船高,一線明星接一部戲片酬100多萬已經成為常態。
但更多的時候,演員片酬的漲跌還是取決於參演電影成績的好壞,王晶還從來沒聽說過有電影公司老闆主動給演員漲片酬的。
更何況陶玉書要漲的可不僅是演員,而是劇組的所有成員,薪酬一下子漲20%。
這麼一看,單片1000萬的投資一點也不多了。
能當老闆的,沒一個是傻子。
王晶知道陶玉書是個大方的老闆,但他也明白陶玉書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發善心。
聯想到這兩天港九自由總會對林氏影業的封殺,他立刻明白了,林太這是打算祭出撒錢大法。
港九自由總會為什麼可以號令香江電影行業,幾乎所有人都莫敢不從?
還不是因為掌握著港片進入灣島市場的渠道嘛,更簡單點說,就是掌握了香江電影人相當一部分的生存命脈。
封殺令一出,懾於港九自由總會的淫威,林氏影業很有可能陷入被整個香江電影行業孤立的局面。
林氏影業面對這種情況能操作的空間並不多,撒錢無疑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有些頂尖的明星、導演可能會害怕影響錢途而忌憚與林氏影業合作,但對大多數電影人來說,這樣賺錢的好機會他們是不會錯過的。
王晶自詡非常瞭解香江電影從業人員們的心理,因此他對陶玉書的這番操作也深感佩服。
誰都知道斷臂求生的道理,可真正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陶玉書這樣的決斷,也讓王晶對林氏影業的未來多了幾分信心。
“香江的同行們就有福了,尤其是那些劇組的底層工作人員,他們得把林生、林太您二位供起來才對。”王晶笑著恭維道。
林氏影業給從業人員漲薪水,不僅是惠及了自家的劇組,其實也在變相的倒逼香江的其他電影公司為從業人員漲薪水。
雖然不可能真的一下子把薪資水平給抬上來,但長此以往,只要林氏能夠堅持的住,必然會成為大勢所趨。
不過這樣做,也少不了要得罪諸多電影公司。
王晶只略一思量就明白,現在的林氏已經不怕得罪人了。
前有港九自由總會的要挾,後有嘉禾、新藝城的敵視,再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只會落得一敗塗地,不如放手一搏。
反正剩下的那些中小公司,幾乎不會對林氏影業構成什麼威脅。
片刻時間,王晶在心裡已經腦補完了陶玉書應對這次危機的各種手段以及背後的原因,自認為摸透了老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