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82章 大慈悲


 
太子道,勝記酒家。

晚上九點多的飯店依舊人聲鼎沸,客人們推杯換盞,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陶玉書從飯店裡走出來,眼神瞟過街上各色的霓虹招牌,落在一輛正停在飯店門口的平治,拉開車門上了車。

“姐,你沒事吧?”陶玉墨關切的問。

“沒事。就喝了兩杯酒,今天高興,人家來敬酒總不能不喝。”

陶玉書說話的時候視線放在車窗外的街景上,有一種說不出的輕鬆和愜意,這種感覺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體會到了。

“這回你可以睡個好覺了!”陶玉墨開著車,突然說了一句。

陶玉書臉上露出笑容,“現在還遠沒有到高枕無憂的時候,只是過了生存這一關而已。”

今天晚上陶玉書請公司的員工們吃飯,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就在今天下午,陶玉書剛剛和邵氏簽下合約。

林氏影業拿下了邵氏的10家戲院!

從今以後,林氏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院線。

對於一家電影公司而言,院線不是必須的。但對林氏來說,院線卻是必須的。

灣島對於內地來說不過是撮爾小島,但對林氏來說卻是個龐然大物,面對它的封殺,林氏必須要集中全部精力應對。

10家戲院不算多,在規模上只能排在香江第六。

但如果加上同為z派的雙南線的話,林氏能夠調動的院線資源就非常可觀了,幾乎不輸嘉禾的嘉樂和新藝城的金公主。

有了這些院線資源,林氏在香江的基本盤就穩了,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港九自由總會如果死命的要搞林氏,他們的麻煩肯定還是少不了。

回到家中,林朝陽問起了今天請客的情況,陶玉書心情愉快的說起來。

林氏有了自己的院線,陶玉書這個當老闆的高興,手下人同樣很高興。

這年頭像陶玉書這樣大方的老闆可不好找了,他們當然希望林氏能夠長久的、健康的發展下去。

院線現在幾乎成了香江大電影公司的標配,嘉禾和嘉樂、新藝城和金公主、德寶/寶禾和德寶……

有了院線不僅可以擺脫灣島方面封殺的負面影響,更證明了林氏影業的發展前景,證明了他們這些人沒有跟錯老闆。

“多虧了《秋天的童話》和《富貴逼人》接連取得成功,要不然邵氏絕對不會這麼輕易的答應我們的。”陶玉書語氣慶幸的說道。

她早就意識到掌握院線的重要性,可之前林氏的資金規模太小,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搞院線。

港九自由總會的封殺令傳出後,陶玉書意識到是否能掌握屬於林氏自己的院線,已經關乎到了林氏的生死存亡,迫在眉睫。

但她還是沒有妄動,而是等《秋天的童話》和《富貴逼人》連續兩部片子大賣後,才找上了邵氏。

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她在封殺令剛出的時候就病急亂投醫的找上邵氏,就算可以拿下邵氏的院線,恐怕也必將付出高昂的代價。

現在儘管是有一些溢價,但最起碼還在合理範圍內。

最關鍵的是,她還把瘦死的邵氏綁在了林氏的戰車上。

在陶玉書的眼中,邵氏甚至不需要做什麼,他們只要安安靜靜的當個吉祥物就夠了。

她現在所做的,就是在深刻踐行偉人的那句話:

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林朝陽問。

陶玉書沉吟著說道:“有了院線之後,穩紮穩打吧。今年公司的製片量要超過10部,明年可能會更多,要做的事太多了。

我聽阿杜說,新藝城的內鬥越來越厲害了,我們可以多挖點他們的人。”

林朝陽忍不住笑了出來,陶玉書這是挖牆腳挖上癮了。

不過也沒什麼關係,反正林氏跟新藝城的關係已經基本破裂,對方還欠著他們《英雄本色》幾百萬的海外分成一直沒給呢。

趁著新藝城內鬥不止,該挖就得挖。

“我還聽說……”

陶玉書的眼中閃爍著光芒,說:“金公主可能要分家。”

金公主名義上的大老闆是雷家的雷覺坤,但其母公司是九龍建業集團,股東班底來自於九龍巴士公司的股東及其後人,包括了郭、伍、餘、雷四大家族。

雷覺坤在1980年以旗下的幾家麗聲、樂聲凱聲、華聲戲院為基礎,再租用或以合約形式聯合十多家戲院,成立了專門上映華語片的金公主院線。

之後為了院線更好的發展,他開始涉足電影製作領域,扶持起了新藝城,從那以後金公主一路發展順遂。

形成了製片、發行、院線的產業鏈整合,這幾年賺的盆滿缽滿。

在這種“大好形勢”下,金公主的股東馮秉仲和陳榮美漸漸不滿足於當個只能分紅的小股東。

最近灣島jy,他們眼見電影市場內潛藏的海外資金逐漸豐沛起來,便有了獨立門戶的心思。

“馮秉仲和陳榮美之前在偷偷的接觸方小姐,就是想要拿下邵氏的院線資源。

他們自己掌握了10家戲院,如果再拿到邵氏的院線,就是20家,立刻躋身香江第四大院線。

而且我猜他們的野心肯定不只是院線,而是藉著院線染指電影製作和發行,複製金公主的道路。”

林朝陽聽著她的分析微微頷首。

“財帛動人心。電影雖然不是門大生意,但如果做到金公主和新藝城這種市場規模,本埠加外埠一年至少五個億的營收,相當於一家規模以上的上市公司體量了。

哪怕是豪門,動心也很正常,如果他們真的獨立出來,不管是金公主還是新藝城,恐怕都要大傷元氣啊!”

林朝陽的語氣意味深長,其實他非常清楚,金公主的分家就是新藝城分崩離析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玉書高興道:“是啊,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利好,我想接觸一下他們兩個人。”

林朝陽打趣道:“邵氏的院線被我們截胡了,你不怕被他們記恨上?還主動找他們?”

陶玉書說:“邵氏變成林氏,我們也可以合作嘛。”

“人家可不見得願意跟林氏合作。”

“他們怕跟我們合作,無非是顧忌灣島方面的封殺,不用林氏的名字不就行了嘛!”

陶玉書之前就讓陶玉墨註冊了幾個皮包公司,包括和邵氏合資的電影公司,從表面上看也跟林氏沒有任何關係。

林朝陽豎起大拇指,學起了湯師爺,“高!實在是高!玉書同志算無遺策!”

陶玉書嘴角含笑,眼神嬌媚的白了他一眼。

又過了兩天,林朝陽終於將手上的小說寫完了,第一時間聯繫了明報出版社的董橋和花城出版社的李士非。

李士非人在廣州,林朝陽的書稿他歷來都是要人肉取稿的,他得先從廣州到深圳,再過關到香江,需要林朝陽等兩天。

董橋在得知林朝陽寫完了新書後,連約見面都沒約,而是第一時間就跑到了他家裡來。

能讓他這麼積極,當然是因為小說的銷量好的離譜。

這幾年時間裡,明報出版社陸續引進了林朝陽的《梵高之死》《棋聖》《闖關東》《楚門的世界》《寄生蟲》等幾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