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84章 破例的條件(第2頁)

至於來的外國片商們,有美國的金環影業、日本的東映株式會社、法國的高蒙電影公司……

很顯然,這些老外對於國內這種充滿形式主義的電影展開幕活動並不感興趣,估計其中有不少公司都是給本國政府面子才來的。

一上午的會議結束,下午總算是開始了展映環節。

展映安排的影片被放在了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放映,《孩子王》被當成了首映影片。

陶玉書這才明白林氏影業為什麼有幾個電影製片廠都沒獲得參加電影展的名額,而林氏影業卻會這麼容易的就獲得了中國電影展的入場門票。

原來是需要他們撐場面。

《孩子王》是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是目前為止中國電影征戰國際電影節所獲獎項的天花板。

被拉來撐撐場面,也很合理。

林氏影業這次只被允許帶三部電影來展映,陶玉書當時考慮到國內的審查風氣,帶來的是《孩子王》《秋天的童話》和《阿郎的故事》。

電影展為期一週,林氏影業的三部片子在展映期間均受到了外賓們的強烈歡迎,交易進行的異常順利。

最終《孩子王》《秋天的童話》和《阿郎的故事》這三部影片分別收穫了40萬美元、58萬美元和107萬美元的版權合同。

《孩子王》的版權交易金額少主要是因為海外版權早已經賣的七七八八了,《秋天的童話》是愛情片,許多片商對亞洲人談戀愛並不感興趣。

反倒是《阿郎的故事》雖然是部講述父子親情的文藝片,但因為有著賽車這個元素受到了不少片商的歡迎。

一週的中國電影展結束後,林氏影業總計收穫205萬美元的合同。

相比之下,國內的其他電影製片廠的成績就顯得有些拿不出手了,賣的片子不多就算了,合同額也比較少,多在一二十萬美元。

算下來,最後幾家電影製片廠這回的創匯任務還沒林氏影業一家貢獻的多。

這樣的情況讓電影局、中影和幾家電影製片廠的領導都有些難堪,但大家也都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在電影展映期間,除了林氏影業拿出來的三部影片之外,國內其他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反響都比較平淡。

哪怕是滬影廠拿出了謝靳的作品,也沒有激起什麼波瀾。

造成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現階段國內製片廠的製片水平已經與許多電影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拉開了水平。

人家片商來肯定是為了採購精品影片,要求自然更高,能夠入眼的也就更少。

何況,這些電影製片廠帶來的片子都是反映當代的現實主義題材。

這些影片的政治議題尤其突出,很多片商對這種類型的片子並不感冒。

電影展閉幕後,外賓們都走了,可參加電影展的幾家製片單位都被中影留了下來,開會總結得失。

其實不管是電影局、中影還是各家制片廠,大家都明白存在的問題,但以現階段的體制,開會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會後,陶玉書正想離開,卻被滕進賢給叫住了。

除了陶玉書,中影的丁達明也留了下來。

“達明啊,這次你得謝謝玉書同志,她們林氏影業給你們中影挽回了顏面。”

滕進賢的話聽起來像是在開玩笑,但陶玉書覺得更像是一種對丁達明的批評。

為了這次電影展,中影沒少花心思和精力,現在看來效果差強人意。

這次的首屆中國電影展,說不定也是最後一屆。

丁達明立刻檢討了兩句,滕進賢擺了擺手,“只是玩笑話,咱們是會後閒聊,別搞的那麼正式。”

他又問陶玉書:“我看玉書同志在會上沒怎麼發言,是有什麼顧慮嗎?”

陶玉書苦笑了一聲,思忖著回道:“不是我不想發言,只不過我們公司的身份比較特殊,即便發言也是個人觀點,於大局無補。”

滕進賢笑道:“您能這麼想,就證明是個有大局觀的同志。現在不是開會了,咱們私下交流,不妨大膽一點。”

他嘆了口氣說道:“您和您愛人現在雖然在香江,但也是我們自己人,林氏影業又拍出了《孩子王》這樣的好作品來,想必對比國內現在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應該有所瞭解。

這次電影展暴露了我們電影行業的不少問題啊!

這幾年隸屬於文化部的幾家故事片廠和省屬電影製片廠生產的新片在逐年增加,但觀影人次卻是在逐年下滑。

及至去年年底,已經累計下降了40多億人次。

而在這些上映的電影中,虧損的比例達到了47%,28%持平,僅有25%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啊!”

滕進賢上來就自曝其短,陶玉書明白他確實是有坦誠交流的想法。

她沉吟了片刻,說道:“滕局長既然這麼坦誠,那我就有話直說了。”

滕進賢精神一震,他要的就是有話直說。

“正如您所說,國內的電影市場現在看似繁花似錦,實則是在不斷的衰退中。

有人把這歸結為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崛起的衝擊,這種論調當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

除了電視,難道舞廳、錄像廳、旱冰場、檯球這些娛樂形式不會分流電影的觀眾們嗎?

有一些同志在體制中待的太久了,很容易產生一種本應該如此的感覺。

他們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本來就應該一年有兩三百億人次的觀影人次、那些製片廠拍出來的電影不管好壞都得有人看、拍電影是藝術,不能往商業片方向去發展……

這些觀點普遍存在於我們國家廣大電影從業者的心中。

但事情的本質是,我們的電影市場自建國以後就處於計劃經濟和統購統銷的控制之下。

現在國家進入改革階段,市場經濟在不斷的衝擊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對電影來說也是如此。

我不負責任的推斷,觀影人次的規模萎縮恐怕還要持續下去,距離觸底反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是在會上,陶玉書說話很大膽,可正是因為她的這種大膽,才更讓滕進賢欣賞。

“玉書同志說的不錯,我們電影人面對的社會環境在發展和變化,再用以前那種老眼光去看待問題是不行的。

那您覺得,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呢?”

陶玉書忍不住看了丁達明一眼,丁達明似乎預感到了什麼,坐立難安的扭動了一下身體。

“我覺得還是大家都沒有改變的動力吧。”

滕進賢眉頭一皺,他在努力理解陶玉書的意思,丁達明鬆了口氣。

“現在製片廠拍一部電影能從中影拿到九十萬元,這就跟之前的大鍋飯一樣,不管電影是好是壞、是賠是賺。

都跟製片廠、導演、演員這些人沒關係,反正大家領的都是工資。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拍出好片子呢?”

滕進賢聽到這話忍不住反駁:“也是有不少好片子的。”

“我們看到的很多好片子,是依靠著許多擁有超人一等的職業道德、藝術修養的同志在自覺自律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