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90章 香江之光(第2頁)

他所到之處,無不是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學生們如同迎接偶像一般。

他所受到的歡迎,比前幾年那些詩人們還要熱烈。

讀者們狂熱的追捧固然讓人心情愉悅,不過更讓林朝陽高興的是,自從勒諾多文學獎的消息傳回國內後,他之前出版的諸多作品迎來了一波熱銷潮。

其中《楚門的世界》的漲幅是最為誇張的,根據花城出版社的粗略統計,得獎消息傳回國內的十天裡,《楚門的世界》賣出了近50萬冊。

本來各地書店肯定是沒這麼多庫存的,是之前林朝陽得獎了之後將消息告訴了有合作的出版社,才沒讓這些出版社被突然的銷量暴漲打了個措手不及。

《楚門的世界》畢竟是得獎的作品,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也可以理解。

另外他的新作《大時代》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在評論界的口碑迅速回升,這一點跟他得獎有一定的關係。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最近廣東的不少媒體報道了香江上個月發生的股災。

整個10月份,不僅是香江股市,包括紐約、倫敦、悉尼和多倫多等全球各大證券交易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指數暴跌。

其中倫敦股市以45.8%的跌幅遙遙領先,美股以41.8%的跌幅緊隨其後。

香江股市與美股、英股高度關聯,在這場股災當中自然無法倖免。

恒生指數在度過了最開始一個多星期的暴跌之後,絲毫沒有抬頭的跡象,這些天來仍在持續不斷的陰跌,如今已經跌破了2000點大關。

恒指從一千多點漲到三千多點用了一年多時間,但被打回原型卻只用了半個月,可謂近年來亞洲股市最大慘案之一。

香江社會一片哀嚎,媒體的跟風報道更是助長了市民和股民們的悲觀情緒,輿論熱炒不斷,各類有關於股災的奇聞怪談層出不窮。

其中有股新聞潮格外的引人注目,那就是關於《大時代》“精準預言”了本次股災的說法。

經過香江媒體多日的報道,這個說法早已被香江民眾所熟知,甚至還引起了民眾們對於小說的搶購和閱讀熱潮。

短短半個多月時間裡,明報出版社版《大時代》在香江狂銷超80萬冊。

這個數字創造了香江有史以來的嚴肅文學作品銷量記錄,即便是把通俗文學作品都放在一起比較,同樣是屈指可數的。

畢竟香江只是一座人口四五百萬的城市而已。

本來這些天林朝陽就因為獲得了法國勒諾多文學獎而成為了國內新聞界熱議的人物。

現在突然從香江傳出他的新作竟然有影響香江股市的力量,國內的這些媒體當然要大肆宣揚一番。

伴隨著廣東媒體對香江股災的率先關注,《大時代》與這場股的災關聯也引起了更多內地媒體們的注意。

自廣東媒體開始報道《大時代》與香江股災的新聞,不到一週時間,國內陸續有多家媒體轉載了相關內容。

並且還有不少媒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到了許多似是而非的信息,不經求證就堂而皇之的發表在了報紙上。

這些報道的離譜程度堪稱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比如就有報道稱:

《大時代》小說在香江發售當日,香江恒生指數狂跌1100點,釀成香江股市幾十年未有之慘案。

再比如還有報紙轉載香江報紙內容,說:《大時代》中對股市的預言導致香江證券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是這次股災發生的直接原因。

現在這個時候沒有互聯網,報紙就是最權威的消息發佈途徑,老百姓對報紙上的內容可以說是深信不疑。

八十年代的媒體大部分還是有良心的,但不少媒體和記者的變質已經初露苗頭了。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燈法師這個出家人的成名之路。

海燈法師原本只是個在四川隱居的僧人,在佛教界頗有名望,但在民間並不為人所知。

峨眉電影製片廠為了拍攝大型新聞紀錄片《四川奇趣錄》,打聽到了海燈法師這個人。

親自上門拜訪讓海燈法師展示了一番他的精湛武藝,讓海燈法師一下子有了些名氣,本來事情到這裡還算正常。

但在海燈法師成名後,《燕京晚報》的一名記者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寫了一篇半真半假的報道,在其中將海燈法師的身份改為少林寺方丈。

老百姓信以為真,以為海燈法師就是少林寺的主持。

結果卻惹惱了真正的少林寺主持,一紙訴狀告到了中國fj協會,惹出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儘管關於《大時代》和香江股災的新聞傳到國內已經變形走樣,也並不妨礙老百姓們對此深信不疑。

而且人這種動物,往往對神秘主義和陰謀論難以抗拒。

“《大時代》引起香江股市暴跌”這種言論聽著就刺激、就勁爆,這多有話題啊,聊天聊著多帶勁啊!

諸多關於《大時代》和香江股市的新聞短時間內便在國內流行開來。

除了讓許多報道這件事的媒體博得了許多讀者的眼球,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讓《大時代》這部小說的熱度高漲,銷量持續走高。

11月17日,林朝陽回京的一個星期裡,表彰大會、採訪、作報告、演講……各種活動都參加了個遍,也算是完成了政府方面的宣傳任務。

一轉眼他離開香江也半個多月了,也得回去看看老婆孩子了。

他坐飛機飛回香江,剛到家就被陶玉墨調侃了一句。

“哎呦,這不是‘香江之光’嘛!”

“什麼香江之光?”

林朝陽聽到這話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

“你還不知道吧?這是香江媒體給你的稱呼!”

陶玉墨說起來這事笑的極為燦爛。

半個多月前,香江股災爆發,有報紙把《大時代》和股災聯繫到一起。

記者們本想在林朝陽這個作者身上挖點新聞,結果找了兩天沒找到他人,還是被陶玉墨告知,說林朝陽去了法國領獎。

沒辦法挖到《大時代》和股災的內幕,這些記者很是遺憾,但這股遺憾很快就被林朝陽得獎這件事給抹平了。

股災讓《大時代》在香江紅的發紫,林朝陽這位小說作者自然也成了民眾們關注的焦點,他在國外得獎,這不也是個挺吸引人眼球的新聞嗎?

記者們等了兩天,果然在一些國際媒體上發現了林朝陽獲獎的新聞,然後就有媒體第一時間轉載了消息。

這陣子林朝陽的關注度正高,有關於他的新聞民眾們都愛看。

新聞報出之後,立刻收穫了不錯的效果。

有些媒體見此情形,便開始給民眾們科普勒諾多文學獎的牛逼之處,整個事件的走勢跟一週多之前內地媒體的操作如出一轍。

到後來,大家都這麼吹捧林朝陽,民眾們都麻木了,媒體也覺得有點乏善可陳。

於是,《明報》憋了個大的,他們發表文章稱:勒諾多文學獎是法國文學的桂冠,林朝陽獲此殊榮堪稱香江之光。

《明報》本來就是香江大報,影響力不俗,而且評價的又是林朝陽這位近來叱吒香江的當紅作家林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