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91章 莊重文文學獎(第2頁)
他跟林朝陽政治見解不同,兩人也沒有在這上面糾結,金庸又把話題轉移到了股市上。
股災已經發生一個月了,恒指大盤整體性下滑超1500點,沒有任何公司可以倖免,幾乎香江所有上市公司的股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來別人還勸我要把公司做上市,可這次股災真是讓我見識到了資本市場的冷酷無情。”金庸感慨著說道。
林朝陽微笑道:“查先生說笑了。股災發生,誰都沒辦法獨善其身。但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真正受到股災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股權架構有風險、經營策略激進的公司。”
金庸笑眯眯的聽著林朝陽說話,等他說完之後,問道:“林生所指的股權架構有風險、經營策略激進的公司是指玉郎機構嗎?”
聞言,林朝陽啞然失笑。
看來香江這地方確實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說笑了一陣,林朝陽說起了上次全港媒體討伐自由總會的事,向金庸表達了一番感謝。
“林生客氣了。《明報》也不過是據實報道而已,辦報紙雖說要有獨立的觀點和態度,但很多時候也要站在市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自由總會最近這些年愈發霸道,要不然上次他們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被群起而攻之。
再說……”
說到這裡,金庸衝林朝陽笑了一下,“林生不會不知道我跟羅老闆的恩怨吧?”
林朝陽聞言不禁莞爾,金庸和羅斌早年因為辦報有過齟齬,這事林朝陽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不管怎麼說,都要感謝您一句。”林朝陽誠懇道。
“林生客氣了!”
接著兩人順著話題聊起了《明報》辦報過程中的趣事,金庸感嘆道:“真想不到,一晃二十多年就這麼過去了,《明報》竟然能在香江這樣激烈的環境裡活到現在。”
“《明報》如今已經成為香江報業的一張名片,查先生居功至偉,您剛才不是還說明報公司要上市嘛。”
金庸擺手道:“不行了,幹不動了。”
他的言語間滿是唏噓,有種英雄遲暮的悲愴。
金庸如今年過六十,不管是身體還是精力都大不如前,萌生倦意也很正常。
林朝陽看著他的神色心中卻是一動,但並沒有表露任何情緒,將心中的想法按下,仍舊跟金庸說說笑笑。
午飯後,兩人回到明報大廈。
接受完《明報》的採訪,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回到嘉慧園,林朝陽發現家裡多了個從日本寄來的包裹。
打開一看,是他在日本出版的幾本小說。
迄今為止,林朝陽已經有4部小說在日本國內出版發行,除了去年出版的《闖關東》和《楚門的世界》。
今年上半年,河出書房還出版了《禁閉島》和《渡舟記》。
之前《棋聖》的出版合同也簽了,不過好幾個月了,也沒什麼動靜。
包裹是北村美裕寄來的,前些天林朝陽得了勒諾多文學獎,河出書房立刻就給在售的4部小說都配了新腰封。
不過4部小說的新腰封還有細微的不同。
日文版《楚門的世界》的腰封上寫的是:“フランスのルノード文學賞受賞作品(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獲獎作品)”。
而其它三部作品的腰封上的寫的是:“法國勒諾多文學獎得主力作”。
換個新腰封,要說對銷量的影響有多大,林朝陽是不相信的。
勒諾多文學獎跟諾貝爾文學獎不一樣,出了歐洲影響力就差多了。
但不管怎麼說,人家出版社這也算是積極的營銷手段,理應褒獎。
河出書房之所以願意這麼花心思,當然是因為在林朝陽身上嚐到了甜頭。
《闖關東》在日本出版一年半有餘,銷量已經超過了25萬冊,作為林朝陽在日本出版社的第一部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楚門的世界》出版剛好一年,因為電影的熱映,再加上林朝陽在日本國內已經有了一小群讀者,所以銷量表現比《闖關東》要好上不少,一年就賣出了22萬冊。
另外就是3月出版的《渡舟記》和5月出版的《禁閉島》。
兩部小說一部比一部銷量好,《禁閉島》半年賣了13萬冊,《渡舟記》則更誇張,到現在出版8個月時間銷量已經奔著20萬冊去了。
而細究這兩部小說的受歡迎,除了跟林朝陽在日本文學愛好者群體當中的名氣越來越大有關。
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這兩部小說比《闖關東》和《楚門的世界》更加符合日本讀者的口味。
《禁閉島》的懸疑氣氛拉滿,在熱愛懸疑推理小說的日本自然受歡迎。
《渡舟記》的受歡迎憑藉的則是它那份獨特的東方禪意和意境,極其契合小本子那邊文青們的閱讀口味。
據北村美裕所說,《渡舟記》日本出版後,在讀者群體當中評價極高,擁躉眾多。
兩年四部小說在日本出版均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這對河出書房來說無疑是個意外驚喜。
這些圖書銷量為河出書房帶來了超過18億日圓的碼洋,這個數字雖然比不上那些一線暢銷書作家。
但以林朝陽一個外國作家而言,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也因為作品在日本受到的歡迎,這兩年來,林朝陽從河出書房收到的版稅數目也是越來越大,合計已經達到了180萬美元,摺合港元的話大概有1400萬之多。
晚上陶玉書到家,提醒林朝陽聯繫一下莊重文和李兆福。
人家邀請林朝陽赴宴,之前他沒在香江的時候,現在回來了,肯定要聯繫一下的。
林朝陽從善如流,分別聯繫了莊、李,約定了拜訪時間。
而後他又問陶玉書,“公司賬上有多少資金?”
“還有7000多萬,怎麼了?”
前兩個月,林氏先是拿到了邵氏的院線,又為幾家合資公司、皮包公司注資開新片,資金如流水一般花出去。
即便連續上映了兩部熱賣的電影,獲得不菲的利潤,但資金依舊消耗了不少。
“沒什麼,等過幾天再說。”
林朝陽賣了個關子,勾起了陶玉書的好奇心,可林朝陽又不肯說,她只能徒呼奈何。
次日下午,林朝陽攜陶玉書驅車來到種植道46號。
他們夫妻倆現在住的嘉慧園在一般香江人眼中已經可以算是豪宅,但跟種植道46號這種真正的半山豪宅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雖然香江豪宅別墅眾多,從深水灣到淺水灣,再到九龍嘉多利山,無不是地段尊貴、環境優越的豪宅寶地。
但要說其中最罕有、最能突出個人身份的,還是要看太平山頂的豪宅。
在山頂建起一片面積龐大的住宅,光是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足以讓人一般的地產公司望而生畏。
站在太平山頂俯瞰,頓生“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因而這裡自然成了香江最矜貴的豪宅所在。
能住在這裡的莊重文自然也非凡人,30年代隻身遠赴新加坡開拓事業,小所有成後於46年移居香江,創立香江味力廠、莊士餐具廠等企業。
股災已經發生一個月了,恒指大盤整體性下滑超1500點,沒有任何公司可以倖免,幾乎香江所有上市公司的股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來別人還勸我要把公司做上市,可這次股災真是讓我見識到了資本市場的冷酷無情。”金庸感慨著說道。
林朝陽微笑道:“查先生說笑了。股災發生,誰都沒辦法獨善其身。但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真正受到股災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股權架構有風險、經營策略激進的公司。”
金庸笑眯眯的聽著林朝陽說話,等他說完之後,問道:“林生所指的股權架構有風險、經營策略激進的公司是指玉郎機構嗎?”
聞言,林朝陽啞然失笑。
看來香江這地方確實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說笑了一陣,林朝陽說起了上次全港媒體討伐自由總會的事,向金庸表達了一番感謝。
“林生客氣了。《明報》也不過是據實報道而已,辦報紙雖說要有獨立的觀點和態度,但很多時候也要站在市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自由總會最近這些年愈發霸道,要不然上次他們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被群起而攻之。
再說……”
說到這裡,金庸衝林朝陽笑了一下,“林生不會不知道我跟羅老闆的恩怨吧?”
林朝陽聞言不禁莞爾,金庸和羅斌早年因為辦報有過齟齬,這事林朝陽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不管怎麼說,都要感謝您一句。”林朝陽誠懇道。
“林生客氣了!”
接著兩人順著話題聊起了《明報》辦報過程中的趣事,金庸感嘆道:“真想不到,一晃二十多年就這麼過去了,《明報》竟然能在香江這樣激烈的環境裡活到現在。”
“《明報》如今已經成為香江報業的一張名片,查先生居功至偉,您剛才不是還說明報公司要上市嘛。”
金庸擺手道:“不行了,幹不動了。”
他的言語間滿是唏噓,有種英雄遲暮的悲愴。
金庸如今年過六十,不管是身體還是精力都大不如前,萌生倦意也很正常。
林朝陽看著他的神色心中卻是一動,但並沒有表露任何情緒,將心中的想法按下,仍舊跟金庸說說笑笑。
午飯後,兩人回到明報大廈。
接受完《明報》的採訪,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回到嘉慧園,林朝陽發現家裡多了個從日本寄來的包裹。
打開一看,是他在日本出版的幾本小說。
迄今為止,林朝陽已經有4部小說在日本國內出版發行,除了去年出版的《闖關東》和《楚門的世界》。
今年上半年,河出書房還出版了《禁閉島》和《渡舟記》。
之前《棋聖》的出版合同也簽了,不過好幾個月了,也沒什麼動靜。
包裹是北村美裕寄來的,前些天林朝陽得了勒諾多文學獎,河出書房立刻就給在售的4部小說都配了新腰封。
不過4部小說的新腰封還有細微的不同。
日文版《楚門的世界》的腰封上寫的是:“フランスのルノード文學賞受賞作品(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獲獎作品)”。
而其它三部作品的腰封上的寫的是:“法國勒諾多文學獎得主力作”。
換個新腰封,要說對銷量的影響有多大,林朝陽是不相信的。
勒諾多文學獎跟諾貝爾文學獎不一樣,出了歐洲影響力就差多了。
但不管怎麼說,人家出版社這也算是積極的營銷手段,理應褒獎。
河出書房之所以願意這麼花心思,當然是因為在林朝陽身上嚐到了甜頭。
《闖關東》在日本出版一年半有餘,銷量已經超過了25萬冊,作為林朝陽在日本出版社的第一部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楚門的世界》出版剛好一年,因為電影的熱映,再加上林朝陽在日本國內已經有了一小群讀者,所以銷量表現比《闖關東》要好上不少,一年就賣出了22萬冊。
另外就是3月出版的《渡舟記》和5月出版的《禁閉島》。
兩部小說一部比一部銷量好,《禁閉島》半年賣了13萬冊,《渡舟記》則更誇張,到現在出版8個月時間銷量已經奔著20萬冊去了。
而細究這兩部小說的受歡迎,除了跟林朝陽在日本文學愛好者群體當中的名氣越來越大有關。
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這兩部小說比《闖關東》和《楚門的世界》更加符合日本讀者的口味。
《禁閉島》的懸疑氣氛拉滿,在熱愛懸疑推理小說的日本自然受歡迎。
《渡舟記》的受歡迎憑藉的則是它那份獨特的東方禪意和意境,極其契合小本子那邊文青們的閱讀口味。
據北村美裕所說,《渡舟記》日本出版後,在讀者群體當中評價極高,擁躉眾多。
兩年四部小說在日本出版均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這對河出書房來說無疑是個意外驚喜。
這些圖書銷量為河出書房帶來了超過18億日圓的碼洋,這個數字雖然比不上那些一線暢銷書作家。
但以林朝陽一個外國作家而言,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也因為作品在日本受到的歡迎,這兩年來,林朝陽從河出書房收到的版稅數目也是越來越大,合計已經達到了180萬美元,摺合港元的話大概有1400萬之多。
晚上陶玉書到家,提醒林朝陽聯繫一下莊重文和李兆福。
人家邀請林朝陽赴宴,之前他沒在香江的時候,現在回來了,肯定要聯繫一下的。
林朝陽從善如流,分別聯繫了莊、李,約定了拜訪時間。
而後他又問陶玉書,“公司賬上有多少資金?”
“還有7000多萬,怎麼了?”
前兩個月,林氏先是拿到了邵氏的院線,又為幾家合資公司、皮包公司注資開新片,資金如流水一般花出去。
即便連續上映了兩部熱賣的電影,獲得不菲的利潤,但資金依舊消耗了不少。
“沒什麼,等過幾天再說。”
林朝陽賣了個關子,勾起了陶玉書的好奇心,可林朝陽又不肯說,她只能徒呼奈何。
次日下午,林朝陽攜陶玉書驅車來到種植道46號。
他們夫妻倆現在住的嘉慧園在一般香江人眼中已經可以算是豪宅,但跟種植道46號這種真正的半山豪宅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雖然香江豪宅別墅眾多,從深水灣到淺水灣,再到九龍嘉多利山,無不是地段尊貴、環境優越的豪宅寶地。
但要說其中最罕有、最能突出個人身份的,還是要看太平山頂的豪宅。
在山頂建起一片面積龐大的住宅,光是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足以讓人一般的地產公司望而生畏。
站在太平山頂俯瞰,頓生“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因而這裡自然成了香江最矜貴的豪宅所在。
能住在這裡的莊重文自然也非凡人,30年代隻身遠赴新加坡開拓事業,小所有成後於46年移居香江,創立香江味力廠、莊士餐具廠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