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91章 莊重文文學獎(第3頁)
十餘年之間,莊重文憑藉著對餐具行業的專精,成為了香江的“餐具大王”,公司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
到1971年,莊重文將旗下公司整合成為莊士餐具(集團)公司,併成功在香江上市。
其後的十多年時間裡,莊重文又四下出擊,產業橫跨紡織、電子、地產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本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可惜80年左右,香江地產受中英聯合聲明影響一路走低,莊士集團地產業務受到影響,讓莊重文損失慘重。
即便如此,莊重文如今依然掌握著莊士、能達兩家上市公司,身價不菲。
“莊生,又見到您了,這位是拙荊陶玉書!”
林朝陽沒想到莊重文會站在院門口迎接他,他連忙上前兩步,主動跟莊重文打了個招呼。
“林生,好久不見啦!”
“林太英氣逼人,難怪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出一片天地來!”
莊重文握住了林朝陽的手,又與陶玉書客套了一句,滿臉笑容,態度和藹可親。
“莊生過獎了!”
“這位是拙荊梁嬌珍。”莊重文又將身旁的妻子介紹給林朝陽夫妻倆。
寒暄幾句,莊重文引著他們走進院內。
種植道46號僅有4棟花園洋房,並排而立,每棟洋房三層高,實用面積超過4000呎,還設有私人泳池和私家花園,豪奢之處自不必說。
夫妻倆來到客廳坐下,家裡的傭人詢問一聲送來了飲品。
莊重文感嘆道:“時間過的真快啊,上次見林生還是四年前吧?”
“是,那次我跟內地作家代表團來港訪問。”
莊重文打趣道:“當時看林生,只感覺年輕。隔了四年再看,還是那麼年輕。”
“莊生您也是精神矍鑠,老當益壯!”
“哈哈!老了老了,七十多了。走路都快要人扶了,想當年參加‘五三’慘案抗議遊行的時候,我可是跑在最前面的。”
莊重文是1910年生人,青年時期正是國家孱弱、民族危亡之際,曾經因為參加‘五三’慘案的抗議遊行被開除學籍,還曾經組織過抵制日貨。
四年前見面時林朝陽就曾聽他說過這段往事,人老了,總愛話點當年勇,林朝陽隨聲附和了幾句,氣氛融洽。
“此次林生在海外獲獎,不光是為香江爭光,更是為我們全體國人爭了一口氣!”
談到林朝陽得獎的事,莊重文神色間滿是讚賞,特地向林朝陽詢問了一些勒諾多文學獎的細節。
等聽林朝陽說完後,莊重文才感慨道:“我跟鬼佬們打了幾十年交道,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家要是弱小,出門在外都要受欺負。”
“落後就要捱打!”林朝陽點了點頭。
“不錯!所以林生這個獎項才更顯難能可貴,在鬼佬的地盤拿他們鬼佬的獎,我聽說你還是第一個得這個獎的外國人?”
“是。去年我那本《楚門的世界》在法國出版,才有機會得這麼個獎。”
莊重文又稱讚了林朝陽幾句,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真羨慕你們這些作家啊!我年輕時聽魯迅先生的演講,到如今言猶在耳。”
這又是老黃曆了,但林朝陽仍舊耐心聆聽,不時的接上一句話。
“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我想以我個人的名義設立個文學獎項。”
說到這裡時,莊重文蒼老的臉色少見的露出一絲羞赧。
林朝陽笑著說道:“莊先生熱心文學事業,這是好事。”
莊重文聽到這話眼神中煥發出神採。
林朝陽問:“莊先生是想在香江設立獎項?”
“不不不!”莊重文連忙擺手,“是要在內地設立。”
林朝陽拍手道:“那更好了,莊先生若真能辦了這個獎,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是件極好的事。”
他的贊同讓莊重文心懷大暢,“有了林生的話我就放心了。我是想,林生本身就是內地人士,在內地文學界又有人脈,這事可否勞煩林生援手一二?”
“莊生折煞林某了!您願意慷慨解囊在內地設立文學獎項,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若能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是我的榮幸。”
林朝陽現在明白莊重文為什麼要請他吃飯了,敢情是要做個順水人情。
在內地設立文學獎項由莊重文出錢,不管是誰出面接洽,給他帶來的名聲和隱形利益都不會減少。
而林朝陽這個接洽人呢,也會收穫官方的重視和褒獎,順手而為的人情,很符合莊重文這個生意人的性格。
“有林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林朝陽見他神色懇切,便仔細問起莊重文對文學獎的想法。
評獎這種事依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即便莊重文是富豪也不行,莊重文也明白這個道理。
當林朝陽問起他打算為獎項設立多少獎金時,莊重文遲疑道:“每年20萬人民幣怎麼樣?”
“唔~”
林朝陽的猶豫只是因為他忘了後世莊重文文學獎設立時的獎金是多少,在回憶而已。
莊重文卻以為他是覺得獎金太少,想了想又提高了標準。
“那30萬。”
當莊重文喊出這個數字後,林朝陽緊緊的握住了他的手。
“莊先生大義!”
當年茅盾文學獎設立的時候依靠的也只有茅盾先生的25萬元稿費,而莊重文現在說的可是每年30萬元!
這個數字即便是放在30年後,也足以秒殺許多文學評獎了。
說起莊重文文學獎,後世也算是國內較為知名的文學獎項了。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花的錢和名氣並不成比例,始終在茅、魯、老、曹等幾項獎項之下。
究其原因,跟獎項成立之初的混亂分不開關係。
最初幾屆,莊重文文學獎獎勵的對象是既不是知名作家,也不是獲獎作品。
而是獎勵了幾份刊物和一群在作家學員班學習的學員。
一個文學評獎,不獎勵優秀作品、優秀作家,去獎勵刊物和學員,這種操作實在讓人費解。
若說獎勵有潛力的作家苗子,這樣的說法勉強說得通。
但問題是有潛力的苗子多了,一個文學評獎能獎勵多少?
評獎本身就是為了選拔優秀作家和作品,以激勵大多數的作家,如此作為完全是本末倒置。
選拔不出優秀作家和作品,自然就沒有媒體關注度,何來名氣可言?
莊重文一年花30萬,對於這個年代的國內作家圈來說幾乎是一筆天文數字。
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完全可以將這個獎項打造的更具影響力。
林朝陽覺得既然答應了莊重文的請求,那好歹也得用點心,如果眼看著這個文學獎項照著後世的歪路走下去,那著實有些對不起莊重文的一片赤誠之心。
“林生,這個數字夠評獎了?”
林朝陽神色真誠的說道:“足夠了,足夠了。莊先生您對內地的物價也應該有所瞭解,這個消息如果傳到內地,必定會引起文學界的轟動!”
到1971年,莊重文將旗下公司整合成為莊士餐具(集團)公司,併成功在香江上市。
其後的十多年時間裡,莊重文又四下出擊,產業橫跨紡織、電子、地產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本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可惜80年左右,香江地產受中英聯合聲明影響一路走低,莊士集團地產業務受到影響,讓莊重文損失慘重。
即便如此,莊重文如今依然掌握著莊士、能達兩家上市公司,身價不菲。
“莊生,又見到您了,這位是拙荊陶玉書!”
林朝陽沒想到莊重文會站在院門口迎接他,他連忙上前兩步,主動跟莊重文打了個招呼。
“林生,好久不見啦!”
“林太英氣逼人,難怪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出一片天地來!”
莊重文握住了林朝陽的手,又與陶玉書客套了一句,滿臉笑容,態度和藹可親。
“莊生過獎了!”
“這位是拙荊梁嬌珍。”莊重文又將身旁的妻子介紹給林朝陽夫妻倆。
寒暄幾句,莊重文引著他們走進院內。
種植道46號僅有4棟花園洋房,並排而立,每棟洋房三層高,實用面積超過4000呎,還設有私人泳池和私家花園,豪奢之處自不必說。
夫妻倆來到客廳坐下,家裡的傭人詢問一聲送來了飲品。
莊重文感嘆道:“時間過的真快啊,上次見林生還是四年前吧?”
“是,那次我跟內地作家代表團來港訪問。”
莊重文打趣道:“當時看林生,只感覺年輕。隔了四年再看,還是那麼年輕。”
“莊生您也是精神矍鑠,老當益壯!”
“哈哈!老了老了,七十多了。走路都快要人扶了,想當年參加‘五三’慘案抗議遊行的時候,我可是跑在最前面的。”
莊重文是1910年生人,青年時期正是國家孱弱、民族危亡之際,曾經因為參加‘五三’慘案的抗議遊行被開除學籍,還曾經組織過抵制日貨。
四年前見面時林朝陽就曾聽他說過這段往事,人老了,總愛話點當年勇,林朝陽隨聲附和了幾句,氣氛融洽。
“此次林生在海外獲獎,不光是為香江爭光,更是為我們全體國人爭了一口氣!”
談到林朝陽得獎的事,莊重文神色間滿是讚賞,特地向林朝陽詢問了一些勒諾多文學獎的細節。
等聽林朝陽說完後,莊重文才感慨道:“我跟鬼佬們打了幾十年交道,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家要是弱小,出門在外都要受欺負。”
“落後就要捱打!”林朝陽點了點頭。
“不錯!所以林生這個獎項才更顯難能可貴,在鬼佬的地盤拿他們鬼佬的獎,我聽說你還是第一個得這個獎的外國人?”
“是。去年我那本《楚門的世界》在法國出版,才有機會得這麼個獎。”
莊重文又稱讚了林朝陽幾句,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真羨慕你們這些作家啊!我年輕時聽魯迅先生的演講,到如今言猶在耳。”
這又是老黃曆了,但林朝陽仍舊耐心聆聽,不時的接上一句話。
“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我想以我個人的名義設立個文學獎項。”
說到這裡時,莊重文蒼老的臉色少見的露出一絲羞赧。
林朝陽笑著說道:“莊先生熱心文學事業,這是好事。”
莊重文聽到這話眼神中煥發出神採。
林朝陽問:“莊先生是想在香江設立獎項?”
“不不不!”莊重文連忙擺手,“是要在內地設立。”
林朝陽拍手道:“那更好了,莊先生若真能辦了這個獎,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是件極好的事。”
他的贊同讓莊重文心懷大暢,“有了林生的話我就放心了。我是想,林生本身就是內地人士,在內地文學界又有人脈,這事可否勞煩林生援手一二?”
“莊生折煞林某了!您願意慷慨解囊在內地設立文學獎項,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若能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是我的榮幸。”
林朝陽現在明白莊重文為什麼要請他吃飯了,敢情是要做個順水人情。
在內地設立文學獎項由莊重文出錢,不管是誰出面接洽,給他帶來的名聲和隱形利益都不會減少。
而林朝陽這個接洽人呢,也會收穫官方的重視和褒獎,順手而為的人情,很符合莊重文這個生意人的性格。
“有林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林朝陽見他神色懇切,便仔細問起莊重文對文學獎的想法。
評獎這種事依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即便莊重文是富豪也不行,莊重文也明白這個道理。
當林朝陽問起他打算為獎項設立多少獎金時,莊重文遲疑道:“每年20萬人民幣怎麼樣?”
“唔~”
林朝陽的猶豫只是因為他忘了後世莊重文文學獎設立時的獎金是多少,在回憶而已。
莊重文卻以為他是覺得獎金太少,想了想又提高了標準。
“那30萬。”
當莊重文喊出這個數字後,林朝陽緊緊的握住了他的手。
“莊先生大義!”
當年茅盾文學獎設立的時候依靠的也只有茅盾先生的25萬元稿費,而莊重文現在說的可是每年30萬元!
這個數字即便是放在30年後,也足以秒殺許多文學評獎了。
說起莊重文文學獎,後世也算是國內較為知名的文學獎項了。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花的錢和名氣並不成比例,始終在茅、魯、老、曹等幾項獎項之下。
究其原因,跟獎項成立之初的混亂分不開關係。
最初幾屆,莊重文文學獎獎勵的對象是既不是知名作家,也不是獲獎作品。
而是獎勵了幾份刊物和一群在作家學員班學習的學員。
一個文學評獎,不獎勵優秀作品、優秀作家,去獎勵刊物和學員,這種操作實在讓人費解。
若說獎勵有潛力的作家苗子,這樣的說法勉強說得通。
但問題是有潛力的苗子多了,一個文學評獎能獎勵多少?
評獎本身就是為了選拔優秀作家和作品,以激勵大多數的作家,如此作為完全是本末倒置。
選拔不出優秀作家和作品,自然就沒有媒體關注度,何來名氣可言?
莊重文一年花30萬,對於這個年代的國內作家圈來說幾乎是一筆天文數字。
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完全可以將這個獎項打造的更具影響力。
林朝陽覺得既然答應了莊重文的請求,那好歹也得用點心,如果眼看著這個文學獎項照著後世的歪路走下去,那著實有些對不起莊重文的一片赤誠之心。
“林生,這個數字夠評獎了?”
林朝陽神色真誠的說道:“足夠了,足夠了。莊先生您對內地的物價也應該有所瞭解,這個消息如果傳到內地,必定會引起文學界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