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43章 俄克拉荷馬州(第3頁)

 最新的486電腦,顯示屏還是個大腦袋,dos系統還沒有桌面一說,有的只是操作界面。 

 隨著年輕編輯手中鼠標滑動,一早編輯好的新聞內容一行行下拉,出現在屏幕上。 

 金庸身子向前,探著頭,神色無比認真的仔細看著屏幕上的繁體文字。 

 看了好一會兒,感覺眼睛有些乏累,他選擇了收回視線,看向了一旁的林朝陽和陶玉書。 

 只見夫妻倆正認真的盯著屏幕,不時的討論一兩句屏幕上的新聞內容。 

 《亞洲新聞摘要》顧名思義,彙總的是近一段時期內的亞洲重要新聞的簡要介紹,分為了英文版和繁體中文兩個版本,更新頻率為每週一次。 

 具體的獲取方式是用戶訂閱後,每週通過電子郵件發送。 

 “查先生覺得這種嶄新的新聞媒介如何?”關注完電腦屏幕上的內容後,陶玉書問金庸。 

 金庸面帶微笑,“很新穎,瀏覽起來也很方便,就是對我們老年人不太友好。” 

 陶玉書說道:“電腦和互聯網畢竟屬於新生事物。” 

 金庸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林太認為這種媒介瀏覽方式以後會成為主流?” 

 搞《亞洲新聞摘要》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陶玉書主張和實施的,金庸現在還擔任著明報企業的董事長,但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與陶玉書發生齟齬。 

 陶玉書沉吟著回答:“通過互聯網傳播新聞確實有其便利性,在未來應該是有些市場的。但是否會成為主流,這個我無法確定。 

 不過我想明報企業現在是上市企業,必須要保證敏感的市場觸覺,既然有了這種嶄新的媒介方式,那麼我們必須要率先介入。” 

 聽著她的話金庸微微頷首,當初他要賣明報,聞風而來的買家多達十幾家。 

 其中不乏出價讓他心動的財大氣粗者,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陶玉書。 

 原因就在於,金庸要找的不僅是一個好買家,更要找一個靠譜的繼任者。 

 他希望明報能夠在這個人的手裡完成從家長式管理到現代化、制度化管理的過渡,希望明報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這畢竟是他半生的心血。 

 過去這一年裡,明報先是經歷了一次大的企業合併,又順利上市,儘管最近股價有所下降,但總體表現是非常優越的。 

 當初金庸賣明報,獲得了3億港元現金收益,另外手裡還掌握了不少玉郎機構和明報企業的股票,這些股票現在的價值高達12億港元。 

 要知道他經營明報多年,利潤最多的時候也就是一年四五千萬港元。 

 結果公司一賣,十幾億港元入賬,比他之前半輩子賺的都要多。 

 單以商業回報而言,將明報賣給陶玉書,絕對是金庸這輩子最成功的商業操作。 

 除了商業運作上的成功,明報企業上市後這大半年的表現平穩,沒什麼大動作。 

 金庸對此也沒什麼意見,他經營企業半輩子,深刻的明白對於明報企業這種規模的公司來說,穩健比什麼都重要。 

 這期間他也和陶玉書聊過對公司以後發展路線的看法,陶玉書沒有說得太細,但明確表達了明報企業今後不會做偏安一隅的土財主,有合適的機會一定會走出香江。 

 金庸不知道這個機會何時會到來,他相信陶玉書也不知道。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為企業領導人有這樣的決心,到關鍵時刻也能有這樣的決斷。 

 在這一點上,有之前明報和玉郎機構媒體業務合併的成功在前,金庸並不懷疑。 

 最近陶玉書主張辦《亞洲新聞摘要》這樣一份網絡出版物,光是專用網絡的費用一年就要7萬多港元。 

 算上編輯、記者們的人工成本,電腦、打印機、傳真機這些辦公用品,辦這樣一份無法盈利的網絡出版物,一年少說也要花費二三十萬。 

 金庸對互聯網這種新生事物不瞭解,若讓精打細算了半輩子的他來,他恐怕不會做,但陶玉書就做了。 

 這樣的企業掌舵人,正是他所期許的。 

 “辦《亞洲新聞摘要》,花費不菲,暫時這筆錢是沒辦法賺回來的。 

 不過網絡出版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只是過渡之物,以後肯定要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新聞網站。” 

 可能是考慮到金庸的想法,陶玉書解釋了幾句。 

 金庸笑著擺了擺手,“互聯網這些事我不懂,林太看著辦就好了,我相信林太你的眼光。” 

 時間一晃到了5月,隔了半年時間,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頒獎儀式即將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校園內舉行。 

 早在4月份的時候,就有獎項組委會的人來跟林朝陽確認為赴美簽證和出席頒獎儀式的各項事宜。 

 5月的第二個週二,林朝陽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航班。 

 俄克拉荷馬州在美國中南部,州內產業主要以礦產和農業為主,人均gdp不低,但因為產業的原因,它在美國的存在感遠不如紐約、加州等地強。 

 香江沒有直飛俄克拉荷馬州的飛機,林朝陽得選到洛杉磯轉機,最後才能抵達俄克拉荷馬州。 

 一路30多個小時舟車勞頓,對於體力和精神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好不容易到了首府俄克拉荷馬城,林朝陽推著行李走出通道口,便看到有兩個中年男人正舉著牌子,上面用漢字歪歪扭扭的“林朝陽”三個字。 

 林朝陽走上前與兩人打招呼,一番瞭解後他才知道,原來兩人中的棕發男子就是蘆安·瓦爾特,在蘭登書屋負責他作品的編輯。 

 這次林朝陽到美國來領獎,蘆安·瓦爾特專程提前了一天到俄克拉荷馬城。 

 蘭登書屋很重視林朝陽的這次領獎,還為他安排了幾個活動。 

 兩人中的另外一位是戴維斯·昂蒂亞諾,俄克拉荷馬州大學主辦的《今日世界文學》的現任主編,也是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組委會主任。 

 蘆安·瓦爾特和戴維斯·昂迪亞諾跟林朝陽寒暄了幾句,對他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後,幾人便出了機場。 

 俄克拉荷馬大學位於俄克拉荷馬城南端的諾曼市,距離機場有二十六七英里,一路上戴維斯·昂迪亞諾負責開車。 

 主要是蘆安·瓦爾特跟林朝陽聊天,兩人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早就通過不下十通電話,聊起來絲毫不覺陌生。 

 蘆安·瓦爾特先以《梵高之死》在美國的銷量打開了話題。 

 這部小說從前年3月在美國出版,5月份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在榜時間長達83周,直到今年1月份才下榜,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85萬冊。 

 作為一部外國作家創作的虛構類純文學作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極為誇張的,也是極其少見的。 

 至少在蘆安·瓦爾特快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還是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