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0/230291/133194382.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帶我去遠方-第554章 藝術!,靜默文學
坐望敬亭 作品

第554章 藝術!

 1991年7月26日,灣島《聯合報》副刊突然登出一則消息——《大陸作家許靈均將於月末訪問灣島》。 

 “據本報記者消息,受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女士邀請,大陸作家許靈均將於本月29日抵達灣島,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交流之行……” 

 消息字數不多,就二百來字,但位置卻放在了頭版,可見《聯合報》副刊的重視。 

 這則消息見報後,立刻在灣島文化界內掀起了熱議。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林朝陽的作品在灣島內廣為流傳。 

 如《闖關東》《渡舟記》《楚門的世界》等作品銷量十分可觀,累積了大量的讀者。 

 尤其是在近幾年,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緩和,林朝陽又旅居香江,創作視野不斷拓寬,作品引進灣島後讀者更比以前多了不少。 

 前年林海音為了邀請他前往灣島訪問交流,鬧出了好大一場風波,卻未遂願。 

 去年林朝陽獲得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消息傳到灣島,《聯合報》副刊連篇累牘的報道,將林朝陽直接塑造成了內地文壇“一代文宗”的形象。 

 為他在灣島內拉攏了不少忠實擁躉,這些人普遍認為林朝陽是目前華語文學界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都盼著他能早日訪問灣島。 

 可惜zf方面咬死了不鬆口,這些擁躉也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哪一天兩岸關係進一步融洽和開放,林朝陽能來灣島一趟。 

 時間長了,竟在灣島文化界內醞釀出了一股“北望王師又一年”的盼望。 

 這次《聯合報》副刊登出林朝陽即將訪問灣島的消息,許多他的忠實擁躉們可謂夙願得償,老懷大慰。 

 7月29日,中午時分。 

 臺北松山機場旅客通道外,人山人海,場面十分熱鬧。 

 “真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讀者也來了!” 

 瘂弦的臉上滿是驚歎。 

 “是啊,我也沒想到。”林海音說。 

 林朝陽今天上午從香江起飛,將在中午抵達臺北松山機場。 

 他是受邀而來,林海音自然不能怠慢,早在幾天前就跟《聯合報》通了消息。 

 通過《聯合報》副刊的報道,林朝陽將要訪問灣島的消息成了島內文化界這幾天最熱門的新聞。 

 林海音今天還組織歡迎儀式,到場的包括了她和夏承楹夫妻倆,純文學出版社的兩個編輯,兩人是林朝陽作品在灣島的責編。 

 與林朝陽《聯合報》副刊的瘂弦、蘇偉貞等人也來了,當然了,幾人今天來不僅是歡迎,也為了採訪。 

 另外來的還有幾位作家,都是聽說了林朝陽來訪問的消息,主動找林海音報名要來接機歡迎。 

 包括了朱天心夫妻、張大春、陳映真、白先勇等人,這些作家都是如今灣島文壇的中堅力量。 

 除了文學界的力量,這次歡迎林朝陽,新聞界也有媒體湊熱鬧。 

 不僅有《聯合報》副刊來了記者,《中國時報》和另外四五家報紙也派出了記者,組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記者隊伍。 

 在作家和記者隊伍的後面,還有為數眾多的讀者,這些讀者的到來是最令林海音吃驚的,目測這些讀者至少有上百人的規模。 

 為了安排林朝陽的訪問交流行程,林海音專門聯繫了島內的中山女中、政大、水木等多所高校,均收到了各個學校的熱烈回應,表示誠摯歡迎林朝陽到校訪問交流。 

 為此學校特地組織了學生們來接機,這些學生都是聽說了林朝陽來訪問的消息自發報名參與的,而且聽說還是經過了篩選的。 

 隨著林朝陽飛機落地時間越來越近,學生們的臉上寫滿了期待。 

 通過航站樓的落地玻璃看出去,松山機場外的天空湛藍,一架飛機劃過天際線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林海音看了一眼時間,猜測林朝陽應該就在這架飛機上。 

 中午11時19分,飛機緩緩降落在松山機場的跑道上,十幾分鍾後,通道口陸陸續續開始出現旅客,林海音一眼就發現了走在人群中的林朝陽。 

 “朝陽!” 

 她衝著林朝陽的方向熱情揮手,林朝陽也注意到了她。 

 不注意也不行,林海音身邊有幾人舉著“熱烈歡迎許靈均到訪灣島”的牌子,身後還站著上百人的大部隊,將通道口占據了大半,引得剛下飛機的旅客們側目不已。 

 林朝陽微笑著衝林海音等人所在的位置揮了揮手,待他出了通道,先跟林海音夫妻倆擁抱,又在夫妻倆的介紹下與一眾作家握手寒暄。 

 然後他又衝等在一旁的讀者們揮手致意,頓時掀起一陣歡呼之聲。早已等在一旁的媒體記者們此時閃光燈此起彼伏,宛如明星接機現場。 

 說話之間,又有早已等在一旁的學子上前獻花。 

 林朝陽接過獻花道了聲謝,笑著說道:“沒想到今天勞動這麼多人來接我,實在是受寵若驚!” 

 “大家都是聽說了你來的消息,自發報名來接機的,都是你的忠實讀者呢!” 

 林朝陽非常有風度的朝眾多作家、記者以及學生們微微鞠了一躬,以表感謝。 

 這個時候早已等在一旁,躍躍欲試的記者們終於有了機會。 

 “林先生,這是您第一次到訪灣島,下飛機的第一感覺怎麼樣?” 

 “林先生這次來灣島都有哪些行程安排?方便透露一下嗎?” 

 …… 

 記者們的提問熱情很高,圍著林朝陽採訪了快二十分鐘才放他離開。 

 但熱情更高的是那些主動報名前來接機的學生們,他們都是林朝陽的忠實讀者,看到林朝陽本人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有不少人今天還隨身帶了林朝陽的書,懇請林朝陽給簽名,林朝陽一一滿足了大家都要求,引得歡呼陣陣。 

 最後又跟大家合了個影,才算是走出了機場。 

 一路驅車抵達君悅酒店,這裡便是林海音為林朝陽安排的下榻酒店。 

 短暫休息一陣,林海音安排了接風宴,就在君悅酒店的餐廳內。 

 參加接風宴的除了林海音夫妻和純文學出版社的編輯,還包括了剛才去接機的諸多作家。 

 林朝陽跟在場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面,不過有林海音在,根本不用擔心冷場,她最擅長的除了寫作,便是交際。 

 “朝陽,你怎麼會給《紐約客》寫起了專欄呢?”餐桌上,林海音突然問起來。 

 林朝陽便解釋了他跟羅伯特·戈特利布的相識,和受邀寫專欄的契機。 

 陳映真好奇的問:“您那幾篇文章是經過了翻譯嗎?” 

 “我寫的就是英文稿子。”林朝陽答道。 

 陳映真驚歎,“我還在想,《紐約客》的翻譯水平怎麼會這麼高,原來是您自己寫的。” 

 他又稱讚道:“您的英文寫作水平實在不遜於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作家們。” 

 他是灣島文壇有名的銅牌,早年因“組織聚讀馬列共產主義、魯迅著作”而被灣島zf判刑,出獄後性情不改。 

 去年更是宣佈常住燕京,這次是為了林朝陽的訪問特地回到灣島。 

 今天在場的,除了他,白先勇也是特地從美國回灣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