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3頁)
兒子的揚名,與劉鑾雄的“惡名”完全不同,但結果是趨於一致的。
年紀輕輕就在商界一戰成名,以後只要穩紮穩打,發展必定順遂,這也是李嘉誠欣慰的原因。
每每思想這其中的奧妙,李嘉誠也不得不暗自佩服那位林太的手腕之高明。
讓人即便被利用,也甘之如飴。
8月的最後一週,停牌十天的林氏影業和明報企業正式復牌。
股價在遭遇開盤一波拋售潮之後,很快又拉昇到高位,顯示出市場對這次收購的強大信心。
許多關注股市的人看到兩家公司這樣的表現,心中不由得歎服,對操盤此次收購案的陶玉書生出一種高山仰止之感。
你說她收購花錢吧,她公司股價漲的比收購價還高;你說她沒花錢吧,20多億港元她眼睛都不眨的就花出去了。
這般羚羊掛角,妙到毫巔的商業操作,即便是那些見慣了大場面的商場巨鱷見了也要讚一聲高明!
儘管大眾和商業界對陶玉書的手腕歎為觀止,討論不休,但自兩家公司停牌之後,報紙上就鮮少見到有關於她的影子了。
這便是手中握有媒體力量的好處,想高調就高調,想低調就低調,一切主動權操之在手,不假於人。
外界的輿論陶玉書並不在意,她現在正在為衛星電視的後續發展而冥思苦想。
正所謂人前顯貴,人後受罪。
外面的人只看到了她花錢的風光,卻沒看到她為了經營的殫精竭慮。
“唉!你說,我是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難題?”
思索了半天,陶玉書愁眉苦臉的問林朝陽。
她學中文出身,原來做編輯算是本行,來了香江之後,先做電影,後做新聞,現在又幹上了電視。
事業觸角每向外擴張一次,對她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學習和歷練。
如果光是學習也就罷了,關鍵是每一次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一個不小心就是以千萬計的損失,她根本不敢有絲毫懈怠。
“玉墨有句話說得對。你啊,別那麼追求完美。什麼事都要了解的那麼透徹,那麼細緻,要學會抓大放小。”林朝陽說。
“你說的輕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做生意不是為了試錯的。”
感受著她的煩悶和憂愁,林朝陽心懷愧疚,輕輕將她摟在懷裡。
“要不然,我給你出出主意?”
陶玉書哼了一聲,“有主意你不早說。”
其實從林朝陽攛掇著她收購衛星電視的時候,她就知道丈夫肯定是有全盤的策略。
夫妻倆相處這麼多年,她太瞭解這個人了,上輩子就是屬松鼠的,就喜歡囤貨。
不過她卻忍著一直沒有開口詢問,而是示之以弱,引誘林朝陽主動開口。
她在外界是女強人形象,但在家裡不能也總這樣,得適當當個“小女人”才行。
你看現在,唉聲嘆氣幾句,他不就乖乖把肚子裡那點存貨都交出來了嗎?
“我這不也是才理順了想法嘛。”林朝陽信口胡謅道。
陶玉書不去理會他的狡辯,“趕緊說。”
“咱們先給衛星電視改個名字吧?”
“改名?改什麼名?”
“叫星空傳媒怎樣?”
陶玉書想了想,說:“名字倒是不錯,怎麼突然想著要給公司改名字?”
“也沒什麼,就是覺得‘衛星’這兩個字不符合電視臺的氣質。”
林朝陽總不能說他覺得這家電視臺後世的名字更好聽點,就隨便找了個理由。
陶玉書沒有糾結名字的問題,“行,那就改個名字,還有什麼?”
“衛星電視目前有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內容,二是受眾。
作為一家衛星電視公司,它現在絕大多數的節目內容都是外部採購,美國、英國、日本、灣島……
這樣的做法短時間內沒問題,但長久來看,對於電視臺的經營是非常不利的。”
林朝陽說到裡點子上,和黃壓根沒有做電視的經驗,李澤楷掌握了衛星電視之後,倉促之間只能動用鈔能力。
目前衛星電視僅有的1200小時時長的電視節目全部都是外購的,花費不菲,電視人才他倒是招攬了不少,但短時間內還未形成戰鬥力,自然也沒出什麼成績。
“自制節目勢在必行,晚做不如早做。”
陶玉書說道:“我也明白。但現在的問題是,收購衛星電視已經花費了一筆鉅款,再大量投入資金,我們力有不逮,這才是我為難的地方。”
林朝陽說:“衛星電視現在有中文臺、體育臺、閤家歡臺、電影臺四個頻道,你要是短時間內倉促進行大面積節目更新,不投入十億八億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想法是,要集中力量辦大事。”
“集中力量辦大事?”
陶玉書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先集中辦好一個頻道?”
“對。不僅是要聚焦到一個頻道,還要聚焦到精品節目上。
任何一家電視臺都不可能做到全天24小時的節目都能吸引住觀眾,我們完全可以先抓住觀眾的兩個小時。”
陶玉書點了點頭,“有道理,可集中到哪個頻道,打造那些精品節目,你有想法?”
林朝陽得意道:“小生不才,恰好有那麼點想法。”
“別得瑟了,趕緊說。”陶玉書眼神嬌媚的催促了他一句。
“四個頻道,電影臺現在有林氏影業的支持,短時間內不需要大投入,可以放在後面。
體育臺之前李澤楷已經投入了一大筆錢購買轉播版權,想要有起色,就得買那些級別更高、知名度更高的賽事轉播權,性價比太低。
中文臺有新聞節目,很容易碰到敏感事件。
閤家歡臺以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為主,比較適合進行娛樂化改革。”
林朝陽的邏輯清晰、條理分明,陶玉書認可道:“不錯。就是閤家歡臺現在只在香江落地……”
衛星電視的四個頻道,目前只有衛視中文臺在香江、灣島落地了,內地的廣東部分地區也可以看到,其餘的三個頻道都只在香江播出。
“飯要一口一口吃,衛星電視落地的事沒那麼容易的,咱們先修煉好內功。”
陶玉書臉色輕鬆下來,“也對,急也解決不了問題。你快說,節目要怎麼做?”
“別急,咱們一點一點排除。”林朝陽不緊不慢,很享受的當著狗頭軍師。
“既然是跟本港的電視臺競爭,那我們就要看看自己的優劣勢。兩家收費電視臺先不去管他們,我們最大的勁敵是無線和亞視。
這兩家電視臺都是二三十年的老臺了,人才底蘊深厚。
要是把重點放在電視劇上的話,衛星電視有林氏影業支持,也不差,但很難說有什麼優勢,電視劇的優先級可以往後放一放,先籌劃一批項目。
綜藝節目是個很好的突破口,它最需要節目形式的創新,不受人才儲備的影響,而且見效快,可以邊播邊調整。
我們完全可以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