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0/230291/13361000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帶我去遠方-第563章 先禮後兵,靜默文學
坐望敬亭 作品

第563章 先禮後兵

 《舌尖上的中國》的熱賣不算出人意料,畢竟這部書連載時就讓《紐約客》銷量大增,在美國文化界飽受好評,但首周84萬冊的成績著實嚇人。 

 上架首周即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這樣的成績很多暢銷書都有過這樣的情況。 

 但《舌尖上的中國》的不同之處是在於,它的作者是外國人,寫的也是在美國社會相對小眾的中國飲食文化。 

 最關鍵的,是它的調性跟一般那種快餐性質的暢銷書不一樣,它的受眾多是知識分子階層。 

 所有出版業的人都明白,這樣類型的作品也許很難成為熱賣的暢銷書,但要長銷並不困難。 

 以《舌尖上的中國》的熱銷程度,一旦長銷,那就太誇張了。 

 上市第二週,《舌尖上的中國》銷量繼續高歌猛進,以102萬冊的銷量繼續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 

 讓不少還在期待這部書只是一時火爆的業內人士感到失望,看起來這部書不僅要成為1月份美國書市上的一匹黑馬,更有可能成為整個1992年的一匹黑馬。 

 《舌尖上的中國》出版的銷量爆炸,在美國出版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不過對身在香江的林朝陽影響不大。 

 他最近忙著梳理《舌尖上的中國》和新小說的中文手稿,效率還算可觀,預計年前肯定能結束,這樣總算是可以過個好年。 

 眼看著一月份過半,距離過年還有不到二十天,家裡兩個小傢伙等著盼著放假過年回燕京。 

 他們倆記事後的大多數時間裡都在香江,但對燕京卻有一種格外的親切。 

 因為每年過年回燕京時總有玩不完的好玩的和吃不完的好吃的,身邊永遠是歡聲笑語的熱鬧人群,整座城市都處於盛大的節日氣氛之中。 

 燕京=過年=快樂無邊,這就是兩個小傢伙腦子裡的印象。 

 “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回燕京啊?” 

 這天早上,晏晏背上小書包,正準備出門上學,忽然轉頭問林朝陽。 

 “快了,再上半個月學,就可以回燕京了。” 

 聞言,晏晏的小臉頓時皺成了苦瓜,“啊?還要那麼久啊?” 

 “好了,趕緊上學,別遲到了!” 

 陶玉書不給她嘮叨的機會,抓著她的手交給了保姆。 

 小丫頭今年六週歲了,嘴巴能說,甚至有點磨嘰,一件事說起來能反反覆覆的嘮叨半個小時。 

 老婆孩子都去上班上學了,林朝陽也沒閒著,他乘車來到香江中文大學。 

 前年香江中文大學給他搞了個榮譽博士,雙方也算是結下了善緣,每年林朝陽都會受邀到學校做個簡單的交流。 

 如今林朝陽名滿香江,論起知名度比那些電影明星有過之而無不及,關鍵是聞名海內外,這逼格可比那些電影明星高多了,因而更受學生們的推崇。 

 尤其是最近《舌尖上的中國》美國出版,銷量爆炸,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消息傳回香江,又讓林朝陽登上了幾回報紙頭條。 

 因而他一出現在香江中文大學,立刻就引來了諸多學子的追捧。 

 一上午兩個小時的交流過後,有學生追問林朝陽《舌尖上的中國》在美國都出版好些天了,為什麼在香江反而沒出版。 

 此話引起了許多學生的共鳴,林朝陽頓時汗顏。 

 “就快了,書稿前幾天已經交給出版社。” 

 倉促應付了學生們的逼問,林朝陽果斷跑路。 

 被學生們提醒,他從中大出來後便給董橋打了個電話,約著到北角吃個午飯。 

 來到北角春秧街,露天街市五光十色,熱鬧非凡,是獨屬於香江的煙火氣。 

 和董橋吃了頓午飯,他說《舌尖上的中國》年前就能出版,又追問林朝陽的新書。 

 對董橋來說,《舌尖上的中國》這種書只能算是玩票,只有林朝陽的長篇小說才真正值得重視。 

 “快了,年前肯定給你。” 

 “這可是你說的,吃完飯沒事就回去趕稿子吧!” 

 “你管的還挺寬!” 

 林朝陽揶揄了他一句,起身離開,不僅沒有回家,反而在北角逛了起來,主打的就是一個叛逆。 

 叛逆只是表層原因,主要還是想摸魚。 

 整天悶在屋子裡爬格子哪有在外面採(xian)風(guang)有意思啊! 

 北角早年號稱小滬上,後來又成了小福建,正中一道電車軌,是這裡最獨特的風景。 

 可惜時過境遷,這裡的發展逐漸被香江的其他區域所趕超,反而產生了一種時光停駐的懷舊感。 

 這裡有不少書店,英皇道和炮臺山道交界的新時代廣場有一處“淘書館”,它的斜對面,有森記圖書和鐵道館,店主養了一堆貓,路人走到這邊總會被一群毛茸茸的喵星人所吸引。 

 林朝陽逛了一圈,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走進渣華道的街邊小店,他把一直跟在左右的幾個保鏢都叫進了店,讓大家喝點東西解解渴,順便聊聊天。 

 “你們平時休息都去哪兒逛?”林朝陽問幾個保鏢。 

 幾個保鏢每週都有一天休息時間,可他們很少出門,問起來大家說來說去,去過的地方乏善可陳,無外乎旺角、灣仔等熱鬧地段,也多是蜻蜓點水的逛一逛而已。 

 大家剛來香江的時候都有過一段時間新鮮感,但隨著待的時間長了,新鮮感一過,對香江這座發達城市的濾鏡也就沒了,大多數人想的都是攢錢。 

 有人想幹幾年保鏢,攢了本錢回老家找個營生,有人想在香江置業,把家人接過來。 

 聽著幾個保鏢的人生規劃和目標,林朝陽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親切感。 

 隨著財富的不斷增加,人的物質慾望不斷被滿足,這種家長裡短的平凡日常反而更加稀缺。 

 在外遊蕩了一下午,晚上回家碼了兩個小時的字,聽到外面有動靜,林朝陽從書房出來,陶玉書正在數落晏晏。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了這是?” 

 “剛回來,你問問你閨女吧!” 

 林朝陽把目光對準晏晏,小傢伙瞪著一雙大眼睛,蓄滿了淚水,“爸爸~” 

 一雙小短腿還沒來得及啟動鑽進林朝陽懷裡,就被母親給抓住了脖領子。 

 “少在這裝可憐,你把人家揍了的時候怎麼沒哭呢?” 

 陶玉書用一句話撕下了晏晏人畜無害的偽裝,林朝陽驚訝道:“打架了?來,讓爸爸看看,有沒有受傷?” 

 林朝陽走上前抱住了閨女,左看右看不像吃虧的樣子,這才放下了心。 

 晏晏本來惶恐的表情,在有了老父親的撐腰之後安定了下來,甚至有些得意的瞥了母親一眼。 

 “你那種眼神看我幹什麼?是不是想捱揍?” 

 她一見母親發火,立馬縮進父親的懷裡,怯生生的喊了一聲:“爸爸~” 

 “好了,孩子才打了架,你就別再嚇唬她了。” 

 林朝陽心疼閨女,當起了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