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0/230291/13367590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帶我去遠方-第564章 像個花瓶(第2頁),靜默文學
坐望敬亭 作品

第564章 像個花瓶(第2頁)

 早在今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元旦獻詞》中,一把手已經把主要闡述集中於經濟方面,涉及ys形態的話題只是輕輕掠過,許多嗅覺敏銳的人已經察覺出了風向的變化。 

 半個多月之後老人家的南方之行,也算是徹底坐實了上層的核心觀點。 

 商人們對於政策的變化是最敏感的,所謂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富可敵國靠的是政策。 

 因此香江商界鉅富紛紛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內地,年前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連著收到了幾份富豪榜上人物的聚會邀請。 

 雖然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到香江以來一直很低調,但這夫妻倆在內地擁有深厚背景的事已經是香江上層社會公認的默契。 

 在這種時候找這夫妻倆交流交流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上個月回燕京的時候,我倒是聽說了些消息。 

 現在我們和美國正在就保護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版權和專利問題進行談判,不過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最近半年以來,雙方都給了對方施加了不少壓力,未來不排除毛衣戰的可能。 

 但我想這一定是小概率事件,雙方相向而行是大勢所趨。 

 我覺得現在更讓人期待的是,國內一直在努力爭取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的地位。 

 大家也應該清楚,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工業基礎,一旦真正的加入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大循環中,必然會爆發出一股巨大的經濟浪潮。 

 這條全球化的大船一旦踏上,就很難回頭。但我想,它對國內的利應該遠大於弊。 

 諸位在商場上都是我的前輩,如今在內地也多有投資,今後如何操作,我想大家心裡肯定比我有數。” 

 臘月二十八,深水灣高爾夫球場內,一群香江商界巨鱷漫步於綠茵之上,揮動球杆之餘聊起了內地如今的政治和經濟形勢。 

 林朝陽夫妻二人應邀出席,陶玉書當著眾人的面侃侃而談,林朝陽則在一旁看著賢妻的表現笑而不語。 

 “林太這番話真知灼見!” 

 說話的是包家大女婿蘇海文,一個奧地利人,可一口粵語比陶玉書說的都流利。 

 今年的聚會是李嘉誠組織的,美其名曰鄰里聚會。 

 既然是“鄰里”聚會,那邀請的自然也都是居住於深水灣道的各位鉅富。 

 李嘉誠帶了長子李澤鉅出席,來的人裡包括了米高·嘉道理、林朝陽夫妻倆以及船王包家的大女婿蘇海文和四女婿鄭維健。 

 嘉道理家族發跡於滬上,但真正成為鉅富還是在香江,在華資未崛起之前就已經聲名赫赫。 

 其家族控制了中華電力、大酒店和香港地毯三家大型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近千億港元。 

 連在場諸人所居住的深水灣道別墅區,最早也是由嘉道理家族開發的。 

 米高·嘉道理是嘉道理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如今其父親羅蘭士·嘉道理年事已高,他正在逐步接手家族事業。 

 其家族旗下中電公司參與投資了內地第一座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 

 “太平山下,城是李家的城,港是包家的港。” 

 船王家今天來了大女婿和四女婿,四個月前船王去世,他一生無子,只有四個女兒,留下的鉅額財產也被分成了四份,由四個女婿分別經營。 

 長女夫婦接手了航運業務,四女夫婦接手了深水灣豪宅和環球投資。 

 儘管曾經的商業帝國如今已經四分五裂,但包家人仍舊站在香江商界的頂端,畢竟在1985年,包船王的資產就已經達到了400億之巨。 

 跟這兩個老牌富商家族比起來,陶玉書夫妻倆屬於妥妥的“後富”、“新錢”,但在場卻沒有人敢輕視他們夫妻。 

 短短六年時間名列香江十大富豪,這是他們父輩都未曾完成過的壯舉。 

 關鍵是夫妻倆經營的事業還不同於那些靠著運氣或投機手段發家的新富豪,明明擴張的飛快,卻有一種堂堂正正之勢。 

 電影公司、電視臺、報刊……儘管夫妻倆經營的屬於文化傳媒產業,論公司市值、營業額、社會影響遠不如這些老牌家族,但在媒體影響力這一塊卻是全香江獨一份。 

 1991年,恒生指數的傳媒業公司市值總額420億,夫妻二人掌握的公司獨佔200億港元。 

 說香江傳媒行業的半壁江山掌握在這夫妻二人手中,可能略微誇張了一點,但也相去不遠。 

 現代商業社會,媒體影響力至關重要,這些站在資本市場最頂端的商人們再清楚這個道理不過。 

 更令大家佩服的是,財經媒體最新排出的富豪榜上,夫妻倆的資產高達近170億港元,對旗下各家上市公司擁有著絕對控股權。 

 這一點,是在場所有家族都沒做到的,由此可見這夫妻二人的梟雄本色,尤其是這位林太…… 

 李澤鉅的眼神隱蔽的落在陶玉書的身上,並非是那種花花公子的淫邪之色,而是帶著三分好奇和七分欽佩。 

 他對陶玉書的好奇和欽佩都來自於他那個叛逆的弟弟。 

 今年年初,靠著父親的資助和和黃的便利條件,弟弟掌舵的衛星電視開播。 

 李澤鉅對此並不嫉妒,他一直被父親當做接班人培養,如今弟弟獲得父親的資助也不過是為了扶持他分門立戶而已。 

 衛星電視開播前後花了10億港元,若算上和黃旗下亞洲衛星公司給予衛星電視的便利條件,這筆投資還要在再多上幾個億。 

 畢竟,沒有亞洲衛星公司的幫助,弟弟這個衛星電視牌照都拿不下來。 

 李澤鉅本以為弟弟獲得父親這麼大力的扶持,好歹會用心經營一番。 

 結果僅僅過了半年時間,他便從父親處聽說了弟弟要把衛星電視賣給林太的消息。 

 21億港元! 

 李澤鉅對這個數字的印象很深刻,衛星電視開播半年,入不敷出,並且在肉眼可見的一兩年之內還要投入巨資。 

 肯花21億港元買下這麼個無底洞,李澤鉅對做出這個決定的林太充滿了佩服。 

 當然了,這種佩服並不是出自於商業運作手段,而是對林太的魄力。 

 照衛星電視的情況,林太等於是花幾十億元買了塊衛星電視牌照。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李澤鉅曾經專門和父親探討過林太這筆生意做的到底值不值。 

 李澤鉅認為林太很有可能虧大錢,甚至有可能拖累旗下其它幾家上市公司的發展腳步。 

 以他的估計,衛星電視要想實現自我造血至少要在三年內再投入2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