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0/230291/13367590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帶我去遠方-第564章 像個花瓶,靜默文學
坐望敬亭 作品

第564章 像個花瓶

 星空衛視易主四個半月時間,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李澤楷時期,這家剛剛成立的電視臺基本是以外購節目為主,與其說是一家電視臺,不如說是廣告展示位。 

 花錢買節目吸引觀眾,觀眾看廣告,廣告商來送錢打廣告,賺錢買節目,形成了一個不太符合傳統電視臺形態的閉環生態。 

 不少電視臺員工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不滿的。 

 他們當然不是對工資不滿,而是出於對未來的擔憂。 

 老闆的這種打法,怎麼看也不像是要長期經營的打算。 

 果不其然,擔憂了沒幾個月,電視臺就換了個老闆。 

 相比李澤楷冰冷的商業操作,陶玉書的路子更符合傳統電視臺內容製造商的定位。 

 但她跟香江一般電視臺的風格又有不同,實在是太捨得砸錢了。 

 為了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狂砸5000萬港元,要知道這些錢都夠給星空衛視的員工們開兩三年薪水了。 

 這還沒完,《亞洲偶像》剛出了成績,陶玉書又立馬啟動了《百萬富翁》《智勇大沖關》《美食廚房》等諸多綜藝節目的製作,每一檔綜藝投入都不小。 

 花錢如流水一般,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這些年來陶玉書靠著撒錢在香江電影界闖下赫赫威名,如今換個賽道,進入電視領域,風格依舊如此,令人膽寒。 

 不膽寒也不行,《亞洲偶像》進行到半決賽最後一場,星空衛視閤家歡臺收視率破43點,收視人群佔比高達近63。 

 幾乎將同時段的無線和亞視按在地上爆錘,更別提其它兩家收費電視臺了。 

 除了在香江的火爆,《亞洲偶像》甚至已經開始風靡濠江、灣島和東南亞幾個國家。 

 濠江就不用說了,一直是香江小弟。 

 節目在灣島風靡是因為星空衛視中文臺本身就在灣島落地,不少安裝了衛星天線的灣島電視用戶都可以收看到中文臺重播的節目。 

 而《亞洲偶像》在東南亞幾個國家的風靡主要是因為當地電視臺的盜播,當初節目海選就在東南亞安排了兩座海選城市,當地有大量華人作為觀眾基礎。 

 對於這種情況,陶玉書暫時是樂見其成的。 

 1991年的年末,新生的星空衛視憑藉著《亞洲偶像》一鳴驚人! 

 新的一年開始了,香江其它幾家電視臺本以為《亞洲偶像》還有一個月就結束了,再忍忍也就過去了,沒想到《百萬富翁》又來了。 

 身為一款益智答題競賽類節目,起初《百萬富翁》上檔時沒有引起任何一家電視臺的重視,大家都以為這只不過星空衛視為了湊數製作的節目。 

 結果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檔看起來如此不起眼的答題類節目首播收視率竟然達到了22點。 

 更恐怖的是第二期播出,節目收視率奇蹟般的暴漲到了31點。 

 得知這個消息後,無線、亞視等幾家電視臺的高管們都懵了。 

 大家好歹都是在電視行業摸爬滾打了二三十年的老油條了,自詡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 

 可中間緊隔著一期節目,收視率竟然暴漲9個點,簡直聞所未聞! 

 然後大家就開始研究起《百萬富翁》的節目機制,越研究越發現,這星空衛視背後有高人啊! 

 這檔節目簡直是完美的抓住了人性弱點,不斷的引誘、試探,把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節目的火爆,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近這兩天,無線和亞視已經開始在琢磨致敬一下《百萬富翁》了,《亞洲偶像》的陣仗太大,他們一時之間致敬不來,《百萬富翁》這種小而美的節目他們還是沒問題的。 

 可這個想法剛起,他們又被難住了。 

 因為大家發現,《百萬富翁》播到第三期節目,竟然已經有了兩位通關選手。 

 這也就意味著節目組要真金白銀的掏出200萬獎金!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中途拿獎金走人的,和節目組的製作成本,三期節目接近300萬預算。 

 平均單期節目成本近100萬港元! 

 算完這筆賬,所有電視臺都麻了。 

 不是,香江電視行業現在到底是怎麼了? 

 《亞洲偶像》那種橫跨數個國家和地區搞海選的音樂節目投入大就算了,怎麼連個答題競賽節目投入也這麼大? 

 港元這麼不值錢了嗎? 

 照這麼個投入,《百萬富翁》一年五十期就是5000萬製作經費,可絲毫不比《亞洲偶像》燒啊! 

 這麼高的節目預算,得多少廣告費才能回本啊? 

 大家開電視臺都是為了賺錢的,你們星空衛視這麼玩,是不打算賺錢了嗎? 

 同行們的疑問其實也是星空衛視諸多員工們的疑惑,臺裡出了收視火爆的節目他們當然高興,但老闆燒錢的速度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臺裡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他們真怕老闆燒錢燒的高興,一不小心把公司燒倒閉了。 

 同行和員工們的疑問其實不需要別人來解答,大家都是在電視行業搵食的人,星空衛視,或者說陶玉書這個老闆敢如此毫無顧忌的大手筆投入的心理不難猜測。 

 星空衛視與香江的諸多收費和免費電視臺有個本質的不同,它是香江第一家衛星電視臺,雖然眼下落地範圍僅有香江、灣島,但不代表以後永遠是這樣。 

 只要不斷嘗試,未來的落地範圍必然會越來越廣,到時候星空衛視就是開設10個、20個頻道也不是不可能。 

 但頻道多了,並不代表需要的節目就要對應的多。 

 相反,隨著電視頻道和落地範圍的不斷擴大,星空衛視的節目可以不斷在各個電視臺之間輪播,無非是換個字幕或者配音而已。 

 如此一來,製作節目的成本將會被無限攤薄,對同行們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現在陶玉書要做的,就是要打造出精品節目,吸引觀眾和廣告商,為星空衛視接下來落地亞洲各國和地區鋪好路。 

 所以眼下星空衛視賺不賺錢根本不重要,只要把節目質量和產量堆起來,以後的星空衛視就是一顆搖錢樹。 

 陶玉書的陽謀在星空衛視連出爆款節目的前提下,幾乎無懈可擊。 

 小年前後,香江政商兩界悄然流傳起了一則消息。 

 老人家南下了! 

 從1978年改開以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關於改開的批評和指責的思潮從未停過。過去幾年裡,輿論場上的社資之爭也一直是焦點。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那些負面的聲音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阻礙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思想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