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量者:無罪辯護 OR5-EPXD:自立
or5-epxd:自立
即便是最樂觀的專業人士也不會認為東盟能夠在短時間內擺脫對日本的依賴:持續不斷的戰亂嚴重地破壞了東盟的科研和教育環境,更多的孩子沒有受到教育的機會便被迫走上戰場成為了填入爐火中的薪柴,這樣的命運無數次地重複上演,而脆弱和平的將領並不會使得長期積累的劣勢得到改觀。興亞會真正掌握東盟之日,悲觀的情緒進一步蔓延,許多人預計日本將通過經濟入侵和控制東盟軍的武器裝備等手段迅速地讓東盟變為名副其實的殖民地。
扭轉危局的功臣似乎是從天而降的。短短兩年間,東盟軍擺脫了在無人機這一至關重要的核心武器裝備上對日軍的依賴,使得東盟在和日本就經濟合作內容討價還價的時候多了不少底氣。日本人再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將他們的船隻開到東盟的海岸上而不必承受任何潛在危險,哪怕是一個心懷不滿的普通平民的報復也是可怕的。單是這一領域的突破就為東盟軍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不再需要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條件,相反,他們現在成為了可以提出條件的一方,印度地區的軍閥們對此深有體會。
本應站在聚光燈下接受表揚的那位核心人物卻更願意躲在研究所裡,準確地說是躲在香巴拉浮島的能源設施中從事他的新研究。儘管他偶爾會應興亞會的要求出席某些科普電視節目,但也僅此而已,其他的條件不能讓他有分毫動搖。無功而返的興亞會幹部們產生了一個詭譎的推測:此人不在乎世間的名聲和利益。這些議論由於過於荒誕且不太容易被採信,始終沒能成為主流觀點。
哪怕埃貢·舒勒聽到了這些議論,他也不會將其放在心上。出於維持研究的必要性而將精力用於無關事務上實屬迫不得已,一旦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佔據他生活全部的便是更多的研究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夠完成這項頗具挑戰性的工作: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仍然未能投入應用的世界上將這一技術化為現實,以此來造福更多的人類。
他確實接近成功了,但更多的困擾隨之而來。這等從未有過的先例在人類的歷史上看起來突兀而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剛走出戰亂且事實上仍舊較為弱小的國家——徒有巨無霸的外形——在某項技術上的突飛猛進根本不正常,一旦其中的細節被公之於眾,用不了多久,不僅一直虎視眈眈的日本人會決定使用更為激進的手段,就連全世界範圍內那些圖謀不軌的傢伙都會蠢蠢欲動、想要見識到這項技術為他們的陰謀服務的那一天。
永遠不會有那一天的到來。
“舒勒博士,沒有你,就沒有我們東盟的今天。”貴為東盟首腦之一的桑松和舒勒一同在香巴拉浮島邊緣觀景臺上散步,這是直面海浪衝擊的最佳地點,在這裡,他們能夠觀賞到更為驚心動魄的海洋、更真實的自然,“核電站的工作結束之後,你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也許我該考慮到東盟國立大學尋找一份教職,從年輕人中發掘那些有潛力的天才。”舒勒的鼻樑上戴著一副金框眼鏡,那不見半根毛髮的大光頭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十分顯眼。這句話既是真心實意的感慨,也是一種試探,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工作已經步入尾聲,而舒勒要為自己尋找一個體面的退場方式,“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我所掌握的一切會隨著我的軀體消亡而成為歷史。即便是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那些人,他們縱然可以創造生前的輝煌,死後的黯淡和停滯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把局面向著更樂觀的方向轉化並不是只靠埋頭幹活就能完成的事業。”桑松嘆了一口氣,“日本人的影響仍然無處不在,也許我們成功地在一兩個方面擺脫了他們的控制,可是說到底,日本人拴在我們脖子上的鎖鏈還沒有鬆開。”他將雙手插在衣兜裡,扭過頭暗示不遠處打扮成普通行人跟隨著他們的警衛保持距離,“……我佩服你的決心和能力,如果我有那麼一天得以在有生之年實現我的理想,我也會這麼做的。前提是,我們教出來的好學生別成了日本人的優秀員工。”
“那就是你們自己的問題了。”舒勒的回答令桑松為之訝異。
一直以來,舒勒被認為是罕見的積極擁護興亞會的優秀白人代表,他的價值不僅在於實際貢獻,也在於號召非亞洲人為東盟服務的宣傳作用。因此,沒有誰會懷疑舒勒對興亞會及其口號的忠誠,哪怕這種忠誠只是表面上的。然而,桑松剛才卻清楚地從舒勒口中聽到了他從未期望在舒勒身上出現的冷漠,這不是他預料之中的答案。
難道舒勒一直在偽裝?這倒是沒錯,舒勒的來歷有些神秘,而且他掌握的知識也明顯超出其他人的理解……但是,這說不通。桑松看不到這種假意效忠背後的利益,事實上,舒勒為東盟所做的奉獻遠遠高於他獲得的回報。
“我不理解。”桑松很紳士地揹著手繼續漫步,同時等待著舒勒的解釋。
“桑松教授,達爾文的許多觀點在如今是錯誤的,不過有些規律倒是相同的。”舒勒的大眼睛裡湧動著熱情,“不是競爭後出現的強者帶來進步,而是競爭本身帶來進步。相對地,壟斷阻礙了競爭也阻礙了進步,而霸權的出現可以說是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壟斷。躺在舊有的成績上不思進取的人們被惰性所拖累,繼而拒絕進行新的探索……”他轉過身,正視著驚訝的桑松,“說得高檔一些,我不是為了東盟,是為了全人類。為著這一點考慮,我也建議你們永遠不要去考慮成為新的霸主,即便是你們有能力做到的那一天。”
“新奇的觀點,但是說服不了我。”
仔細想來,同為學者,桑松在舒勒面前不介意承認他的慚愧。也許舒勒會為他辯解說,從政正是桑松試圖將學術成果應用於實際的最好例子。讓桑松學著像舒勒這樣考慮問題,他當然做不到:他過去是個菲律賓(如今改名叫馬哈里卡)人,現在是個東盟公民,所能最大限度地考慮的群體利益也僅限於東盟公民們。把全人類這種大而空泛的名詞掛在嘴邊不符合他的風格,而且那也根本不是他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