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全金屬狂潮:自由之旗 OR6-EP1:群山之巔(3)(第3頁)

 彼得·伯頓嚴肅地蹲下去,俯下身詳細地審視著屍體。屍體腐爛的速度很不對勁,這是他的第一反應。他在中東地區生活了十幾年,完全知道真正暴屍野外的屍體從開始腐爛直到徹底化為白骨的整個變化過程是什麼樣的。乾燥又多風沙的地帶,不可能出現這種活像是泡了水且在密閉環境裡發酵的屍體。

 “哦,也許你是對的,麥克尼爾。”伯頓甚至在真正面臨危險的時候也沒忘記開玩笑,“這必然不是自然形成的屍體,或者說這已經被毀壞得面目全非的屍體生前經歷過什麼是我們無從想象的。對了,會不會是某種新型生化武器?”

 這時,麥克尼爾已經將as機甲開到了伯頓前方。這是他們兩個多月以來遭遇的第一起真正有些離奇的事件,如果不考慮有人惡意地將一具屍體從其他地區特地運到這裡來欺騙他們等等堪稱陰謀論的推測,附近也許埋藏著什麼對他們十分不利的秘密。麥克尼爾本人從來不關心其他平行世界的軍人開坦克還是開人形機甲,他在乎的是那些足以被認定為威脅到人類文明存續或穩定性的要素。

 “退後。”他對著伯頓說道,“我們寧可用價值一百萬美元的導彈去炸一文不值的草棚子也不能讓我們的人冒生命危險。”

 “得了,你之前可憐那些被隨便打死的平民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

 麥克尼爾顧不上去反駁伯頓,他確實需要確認村莊中是否藏著潛在的敵人。被大火焚燒的村莊外出現一具不正常的屍體,這自然是反常的;往更誇張的角度說,如果這是某人或某個組織千里迢迢從外地特地運來拋在此地的屍體,那就更該讓他提高警惕了。屍體從飛機上不慎掉落等可能性可以直接排除,從那個高度掉下來的屍體不可能保持整體完整性。

 白色的青蛙人離外圍被燒焦的廢墟越來越近,幾乎能夠進入村莊內部。不料,旁邊另一棟搖搖欲墜的房屋的廢墟中突然掀起了一陣煙塵,緊接著從其中鑽出來了另一架as機甲。這突如其來的劇變讓眾人大驚失色,他們在允許麥克尼爾等人接近村莊進行探查時明明未曾在其中發現任何生命信號,如今這裡突然跳出了一架顯然是敵非友的as機甲,偵察兵們頓時如遭雷擊。

 這架as機甲四肢和軀幹部位都有著很明顯的外傷,它此前也許經歷過了一場血戰,又或者是長期未能得到修理。同麥克尼爾所駕駛的rk-91幾乎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外形證明它同樣是俄國生產的rk系列as機甲家族中的一員,緊隨著它一併從廢墟中以驚人的速度甩向麥克尼爾的熱力錘把躲在不遠處的伯頓驚得亂叫。伯頓手邊沒有as機甲,他站在地面上朝敵方as機甲開槍也沒用,除了逃跑之外別無他法。一見長官逃跑,後方的士兵們也迅速乘上吉普車逃離敵人的攻擊範圍,免得被殃及。

 巨大的熱力錘緊貼著麥克尼爾的as機甲掃過,未能擊中目標。

 “蠢貨,你家裡人應該告訴你,別和我比近戰本領。”麥克尼爾自言自語著,然而他直到這時候才想起來這架as機甲出發之前除了37mm機炮之外就沒裝備任何其他武器——自然也不包括任何一種近戰武器,看來是他自己欠缺考慮了。見此情形,他只得操控自己的as機甲左右閃避,以免被敵人一錘砸成廢銅爛鐵。

 卻說彼得·伯頓慌張地要求手下撤退後,並未真的逃回後方,而是在拉開距離後馬上下令用火箭筒瞄準敵方機甲。兩架as機甲近距離搏鬥的動作看起來驚心動魄,但是對於兩側的觀戰者來說也只是大號的移動靶子。其中一發火箭彈恰好擊中敵方as機甲的手臂,麥克尼爾便利用這片刻的機會再度後撤並瞄準敵人的駕駛艙位置開火射擊。他雖然是第一次駕駛as機甲參加實戰,但此前駕駛vf戰鬥機和多種不同的gdi人形機甲的經歷使得他迅速地找回了感覺。劇烈的顛簸沒有讓他頭昏腦漲,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曾幾何時,他也這樣威風地駕駛著泰坦機甲在泰伯利亞荒原上獵殺那些如喪家之犬的nod兄弟會匪徒。

 直到另一發導彈擊中了麥克尼爾眼前未知型號的rk系列as機甲並使得其在劇烈的爆炸中徹底退出戰爭時,他才意識到他的獵物被意想不到的對手搶走了,而另一夥來路不明的武裝人員甚至能無聲無息地靠近美軍。

 出現在麥克尼爾眼前是真正的人形機甲,不像他所駕駛的rk-91這樣更類似青蛙。同樣通體呈現出白色的人形機甲旁若無人地靠近他們,而後方那輛比起越野車更像是跑車的載有重要人物的車輛更是讓麥克尼爾起了疑心。

 “……見鬼,要是我們也能給每個排都配備兩架m9就好了。”伯頓讚歎不已。

 使用這種as機甲的只會是美軍或美軍認可的盟友。雙方之間很快解除了戒備姿態,查理·袁少尉開著他的吉普車趕往那名疑似前來戰場上視察的重要人物身旁詢問情況,不久後他又灰溜溜地趕了回來,並說服手下的士兵們迅速離開此地。

 “友軍?”麥克尼爾有些不相信。

 “是吉歐特隆電子公司(geotronelectronic)的人,咱們的as機甲都是他們開發的。”查理·袁這一次沒有徵詢手下的意見,而是要求他們立即撤退,“這一次咱們運氣好,有一個完美的藉口……畢竟連國會山都得看他們的臉色。回去之後,大家可以把這件事寫進報告書了。”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