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給(第2頁)
==============================
“殿下,這是最後一批移民了,這批百姓進入元關之後,這次移民任務就徹底結束了。”
“是啊~結束了。”
白任看著這最後一批從秦州遷徙而來的百姓,本以為只是一次一兩千百姓的遷徙任務,但是到最後竟然整整遷徙來了近萬人。
秦軍北上之後,隨著皮氏關外的晉軍留守力量被清空,心裡本就有著秦國的秦州百姓們開始紛紛響應南下歸秦的號召,幾個村子甚至出現了舉村遷徙的情況。
一些村子中的小家族,也不得不順應大勢遷徙。
畢竟他們只是在這個村子之中有權有勢,現在百姓全往秦國跑了,他們就失去了留在這個村子的必要。
什麼?你說為什麼不跑到其他村子去?
先不說他們這輩子的人脈,名望都是建立在這些原村民身上的,就是周圍的幾個村子百姓都大規模南下了,去其他村子又能得到多少利益呢?
這也就導致了皮氏關外十幾個村子,近兩萬百姓幾乎走了一半,說句十室九空也不算過分。
當然皮氏關外的幾座縣城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秦軍北伐雖然清除了不少晉軍留守力量,但是幾個縣城的晉軍卻是早就做了準備將城門關閉,讓秦軍沒有可趁之機。
據南下的百姓所說,皮氏關外幾個縣城才是真正人口最多的地方,至少彙集了五萬百姓。
這讓白任可惜之餘,更為驚歎地是晉國的人口數量。
要知道秦州雖然是先秦國的發源地,但是因為身處邊境,常年發生戰爭,人口數量與晉國中原地區的幾個州根本無法相比。
即便如此,從皮氏關到湜鄉這近千里土地上竟然彙集了近十萬百姓,這是隻有在保州才會出現的人口分佈規模。
‘晉國之所以強大,人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一萬人,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永州地廣人稀,近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著不過100萬人口。
而秦州起碼是永州的兩倍以上,就是一個上翎郡就有近五十萬人口。
這一萬百姓被遷徙到秦國,對於晉國根本就造成不了多少損失。
這一次隨白任一起來到元關的除了負責親兵護衛的於達,還有就是長史崔浩。
這二人可以說是白任目前最為信任的心腹,尤其是崔浩在其默默無聞之時就跟隨著他。白任完全將其看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幾乎任何事情都要和其商量。
“不知道元珣在北邊如何?戰事是否順利?我兒拜其為師之事他會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