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給(第3頁)
白任一連三句話離不開閻蒼,這些都是他憋在心中許久的問題。
尤其是自己的兒子拜閻蒼為師這事,在上一次閻蒼來拜訪的時候他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只是當時被閻蒼的問題難住,等回過神來閻蒼已經帶人匆匆離開,這讓他十分後悔。
這次之所以提起讓自己的兒子拜閻蒼為師,並不是因為想要拉攏閻蒼,而是他發現了閻蒼真的有教導他人的能力。
金準這個蠻子之前他是見過的,雖然其文化並沒有多少長進,但是相比起之前不諳世事的蠻夷形象,現在已經轉變了太多了。
尤其是白任發現閻蒼教導弟子最重要的一個品質就是謙遜,這恰恰是他最需要的。
“前些日子傳來的戰報,閻將軍已經和前將軍會師將和晉軍展開一場大戰,若是一切順利,那麼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崔浩的眼裡充滿著期盼,他是崔家的嫡子,卻不是最受寵的那一個。
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是朝廷要職部門的官員,而他被家族分配到一個同樣不受寵的皇子身邊做那個‘雞蛋’。
本來他和白任一樣懷著滿腔熱血想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但是閻蒼的一席話點醒了他們。
現在的白任在秦國沒有任何優勢,只要有非分之想,想要安穩的活下去都是奢望。
不在淮縣韜光養晦,謙遜做人,反而關心農桑,推進糧食種植技術改革。
這是想做什麼?
難道是想做聖人?
問過皇帝願意嗎?
還是想做太子,問過白衍嗎?
想要在這個時代做出一番事業,問過這滿朝官員和世家大族嗎?
你白任一個不受皇帝重視的兒子憑什麼想要出頭?
那一腔熱血在這個封建時代只會給他們帶來災禍。
被點醒的不僅僅是淮王白任,同樣也有崔浩。
為什麼一定要做當世第一人?做第二第三不更好嗎?
想明白這些問題之後,崔浩和白任就關於投靠太子白衍這事達成了一致。
白任南下保定投靠太子之時,也是崔浩兢兢業業為其守住淮縣這一畝三分地。
崔浩甚至做好了白任幾年內不會回來,自己要在此老老實實幫其種地的想法。
只是朝堂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白任的確亮明旗幟投靠了太子,也將糧食種植技術獻上作為投名狀。
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不足以當白任因為皇帝不喜而被再次‘趕出’保定時為其求情,白任的分量並沒有他想象得那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