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作品

第七章 願景(第2頁)

 地下還是老樣子。

 暗河水流依舊湍急,村莊也

依舊在腐爛中死寂,建築物匍匐在黑暗裡,像是高高低低的墳丘羅列。

 李長安快步穿過這“亂葬崗”,到了考古隊所在的廣場。

 廣場上點了些蠟燭、煤燈,在黑暗無邊的世界裡,勉強撐起些光明。

 這些東西和油米蔬菜一樣,都是從老鄉那裡借來的。

 當然。

 說是“拿”也未嘗不可,因為主人家既沒有同意,也不曾拒絕。

 幹這事兒的王忠民沒半點兒心虛,照他的說法,這些物資本來就他一趟一趟拉進山裡,又親手搬進各家的。

 現在,就當他送錯地兒了。

 閒話不提。

 邵教授遠遠望著李長安兩個,就高聲招呼著來看他們這幾天的成果——一副拼接好的壁畫。

 看內容是完好的那一副的後續。

 背景是大山心腹處,一條從山腳延伸向上的隧道所抵達的洞穴深處。人物只有兩個,其中之一,應該是走出村子的英雄,用黑色的線條簡筆勾勒。畫中英雄匍匐在地,雙手高舉。

 另一個人物在英雄上方,形體大上兩三倍且有非人之處,並不用黑線,而是用白色塗抹。

 兩個人物之間,又點出密密白點,都匯入英雄手中。

 李長安凝視許久,不由入神,恍惚中好像看到這麼一幕:

 黑暗無光的洞穴裡。

 龐大的非人之物盤踞在陰影深處,它散發著慘白光芒的血液,像是有意識的飛蟲,一滴滴鑽出皮膚,彙集在匍匐的凡人手中。

 “看到這幅畫,有沒有想到什麼?”

 邵教授興致高昂,活像個炫耀新玩具的孩子。

 王忠民若有所得,旁邊的李長安已然平靜答道:

 “阿支的故事。”

 “對!”

 教授一拍手。

 “阿支!神血!返魂砂!”

 他佝僂消瘦的身體幾乎雀躍起來。

 “這些壁畫很可能證明,返魂砂不是虛構的,雖然還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東西,但它是有原形的,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

 返魂砂是真的?

 李長安拿眼去覷曾廣文,眼鏡兒老臉一挎,寫滿尷尬。

 邵教授還在繼續說著。

 “整個關於涼山地區的宗教、歷史、文化的研究,大部分原始材料不見文字、不見實例,多來自口口相傳的歌謠、故事,有太多的猜測推斷。但現在,這個遺蹟,這個壁畫,不但填補了這一塊的空白,甚至可能讓相關的研究全部推倒重來!”

 他說得慷慨激昂,李長安表示理解,但氣味兒太沖,實在不能感同身受。

 於是。

 “要不……先吃飯?”

 ……

 就地擺開飯菜。

 一盆子土豆,一盆子南瓜,一盆子乾飯加一盆米湯。

 邵教授一邊分筷子,一邊樂呵:

 “不愧是王大廚,今天的伙食依舊豐盛!”

 “豐盛個啥子哦?!”王忠民搖著頭給大夥添飯,“肉都沒得一片。”

 “已經很不錯啦。”邵教授笑著,“不信你問他們,我們平時吃的是什麼?”

 易寶華言簡意賅,一臉唏噓。

 “火烤饅頭。”

 曾廣文補充:“加榨菜。”

 “不會喲?”

 王忠民難以理解,都是些文化人,怎麼吃的比工地下苦力的還差?

 “野外工作嘛,一切從簡。”

 邵教授沒多解釋,換了話茬,問起一個大夥兒都關心的問題——救援到底什麼時候能來?

 村子在深山老林,周圍沒有人煙,要想求救,就得冒著大雨徒步出山,實在太過危險,大夥兒也只好困守孤村,等待上面發現。

 如此被動,難免心中惴惴。

 “放心,我估計就這兩三天。”

 王忠民卻信心滿滿,大打包票。

 “前幾年,我有一次也是被滑坡堵在山裡,我老婆發現我沒回家,當時就去找了領導,結果中午堵的路,下午挖掘機就到了!”

 “這次進山工作,我雖然要常駐在村裡,但也說好了,每隔幾天都要回去彙報,我估計縣上差不多也該懷疑我們遇到問題了。”

 “所以邵教授你不必慌,也不要急。”

 “我沒有著急,我就是……”邵教授反駁了兩句,忽而啞然失笑,隨即點頭承認,“我確實著急了。”

 他站起來,用筷子指點起這片黑暗中腐爛的地下世界。

 “這樣重大的考古發現,以現在的人手、工具,效率太低了。我恨不得馬上拉一個大團隊,拉一批好設備,搞一個研究所、實驗室。對,還有那條山路,真該重新修一遍!”

 “修!當然要修!”王忠民立即附和,樣子比邵教授還要激動,“不修路,遊客怎麼進得來?華夏,不!是全世界唯一的地下村莊,這就是隻金雞母,說不準,全縣的經濟都要靠它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