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孟伯仲 作品

第二章 怎麼是自然指數形式啊(第3頁)

 “專家的擬合結果,單論孔洞大小,自然指數和二次函數形式與該關係更匹配,更細緻的擬合需要將樣品送到後方,在專業設備下測定,照片的精度到不了這麼高。”接線員回答得很乾脆。

 只要採樣點夠多,擬合數學關係對擅長使用工具的人類來說並無一點難度可言。如果需要,他們能把任何形式的曲線擬合出無數種數學形式用以表達——不過在這場測試中,需要的只是最簡練的擬合結果。

 “瞭解。孔洞大小與時間關係類似自然指數,那麼別的數據呢?深度、密度?”

 “還是自然指數,您應該知道,我們只要修改冪係數,要擬合出來這個結果,很簡單。”

 “瞭解。”李儉口中說著,“係數對不同材料形成的棒材都是一樣的嗎?”

 “估算範圍基本重合,但更高精度的結果需要等樣品返回聚居區才能測定。”

 “我明白,這句話不用對我重複這麼多遍,我又不是在聽取彙報,就當我只是圖個樂。”李儉沒停下操作,心中思索後方擬合結果的物理意義。

 在李儉曾經學過的知識中,如果某種變化的程度和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那麼這很可能象徵著某種不受宏觀控制,而在微觀起效的效應。

 比如,物質的某種基本屬性。半衰期就是這種東西,目前人類還不知道有什麼環境因素能夠影響半衰期使其變動,而它顯然能讓“剩餘的粒子佔比”與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

 負次冪也是自然指數,不爽不要玩。

 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這些棒材在空洞中崩解,出現孔洞與時間存在自然指數關係,便意味著在空洞中崩解便是受試材料在空洞內的基本屬性?

 要是這樣,事情可就難辦了。

 或許科研工作者會相當興奮,畢竟這又是一項過去從來沒出現過的物質特性,但對打算影響空洞、探測空洞,起碼讓它不要再吹陰風的攻守同盟修仙者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畢竟,如果這些受試材料在空洞中崩解是基本屬性,修仙者們又要如何保證,自己在空洞中崩解就不是基本屬性呢?

 如果生物在空洞中必然崩解,那這活沒得幹了,大家只能琢磨怎麼在空洞外影響空洞,使其不再吹拂陰風。

 李儉看向抱著生物製品進行測試的戰士,期望他的測試結果能夠好看一些。

 只能祈禱,金屬類、陶瓷類、高聚物類材料在空洞中的基本屬性,和活體生物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