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 作品

第41章 先了解“味”再去調味(第2頁)

 楊鵬說:“對,有的人口味重,有的人口味淡,按照我們自己的口味,恐怕也未必就能準確調味,還是會有偏差。”

 馮正明說:“所以你們首先要知道,你們自己的口味是偏重還是偏淡,要先了解自己的口味,然後才能更準確的調出合適的味道。”

 馮正明接著說:“還有要根據不同食材去調味,所謂: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

 要準確判斷食材的特點,然後根據不同食材的特點,再去進行相應的調味,讓食材烹飪出來可以更加的美味。”

 說到這,馮正明乾脆給兩人舉幾個例子。

 “比如我們在鄉下做席時,那道《糖醋鯉魚》,所有人都知道鯉魚很腥,所以我們做之前,一定要把鯉魚的那股子腥味儘可能去除,這就要知道鯉魚身上最腥的一些東西。

 腹腔內要清理乾淨,喉嚨處的魚牙要去掉,魚鰓也要去掉,還有就是魚背上的黑膜,也要儘可能清理掉。

 之後我們給魚打上花刀後,對魚進行浸泡的過程,一方面是給魚肉入味,另一方面也是要讓鯉魚本身的腥味出掉。”

 張磊和楊鵬坐在旁邊聽得很認真。

 馮正明以一道菜做例子,這樣去說理論知識,就讓兩人可以聽得更加明白。

 “再比如海參,海參其實本身完全沒有味道,所以就需要給海參進行入味,而且要用重味去入味,用俗話說,叫要能夠拿的住它。

 所以晚上姐夫跟師哥說起的菜,是海參扒肘子。

 用肘子的味道,可以更好的拿住海參,讓海參能夠具有肘子的肉香。”

 聽到這,楊鵬突然問:“小師叔,我聽說師公有一道蔥燒海參,可算是非常經典的菜,師父說師公的那道蔥燒海參,當年曾經拍賣出過6000塊呢。”

 馮正明點頭:“對,師父的那道蔥燒海參確實是他老人家很經典的一道菜。”

 張磊問:“小師叔,那你剛才說,海參要用重味拿住它,蔥燒海參的蔥好像並不算是多麼重的味道吧?”

 馮正明聽了笑起來:“你們不會以為,蔥燒海參就是用蔥去燒海參吧?其實蔥燒海參,海參燒之前是需要先入味的,要跟一些豬骨、火腿、老雞,以及一些香料一起進行燉煮,要先讓海參入了味,之後再用蔥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