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晚餐上的交流(第2頁)
可能會去了解其他菜系的菜,可絕對不會很詳細去深入研究。
馮正明張口便說出了,本幫紅燒肉這道菜的源頭。
而且他還能夠品嚐出其中不一樣的味道。
宗德勝這一次對馮正明的印象又有了一些變化。
之前宗德勝主動和馮正明打招呼,算是一種禮貌性的認識。
因為這次各地的廚師幾乎都知道,馮正明算是如今國內很年輕又有實力的廚師。
他很自然會受到很多廚師的關注,也都會主動跟他打招呼和認識一下。
本來宗德勝也沒有太多和馮正明深交想法。
現在聽馮正明的一番分析,他倒是突然覺得對方值得深交。
“想不到,馮廚師年紀輕輕,不但是魯菜做的那麼好,也對其他地方的菜有所研究啊。”
馮正明趕緊說:“宗廚師言重了,我也是在這次來參加全國大賽前,算是惡補了一些其他地方菜系的知識。
是從一些書上看到的相關介紹,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宗廚師原諒。”
宗德勝笑著說:“不,馮廚師你說的很對,本幫紅燒肉確實是從櫻桃肉改良來的。
畢竟滬城距離蘇州很近,所以我們的很多本幫菜,多少口味上都受到蘇菜的影響。
可能會給很多人一種,本幫菜和蘇菜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印象。”
馮正明笑著補充一句:“還會給人一種,做菜齁甜的印象。”
“對,不瞭解本幫菜和蘇菜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宗德勝也是有些無奈。
“大家總是認為,蘇菜和本幫菜就是一個字‘甜’。”
馮正明說:“就像是很多人對魯菜的印象,就是黑黢黢、黏糊糊。”
聽馮正明這樣說,讓宗德勝更是繃不住笑出聲。
笑了之後,宗德勝點頭贊同:“是這樣,大家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給我們貼上標籤。”
宗德勝接著問:“那今天馮廚師品嚐後,會轉變印象嗎?”
馮正明認真回應:“確實是會轉變固有印象,或許你們的紅燒肉確實偏甜口,但並非是齁甜,而是把鹹甜口做了一個很好平衡。
並且用這種平衡的鹹甜口,很好綜合了一部分五花肉的油膩。”
聽馮正明的話,讓宗德勝對他是相當欣賞。
這個年輕人,還真的是能道出本幫菜的一些特點。
馮正明經過一番品味,趁機給了宗德勝一點點小建議。
“宗廚師,我有一個小建議,既然本幫紅燒肉是偏甜口,是不是可以像是粵菜一些菜的做法,加入一些水果?綜合一下甜口,讓肉香中伴著一點果香味?”
這話讓宗德勝陷入一陣沉思。
馮正明則接著舉例:“比如可以在燉肉的時候,放一點陳皮或是山楂,或者是在收汁的時候,擦入一些檸檬皮之類,增添上水果香味。”
宗德勝聽了不禁覺得,馮正明的想法還真的是相當大膽。
而且具有一定的顛覆性。
但如果仔細去想一想,會覺得似乎確實可行。
馮正明接著又指出一些本幫菜的特點。
“其實本幫菜說是濃油赤醬,但很多菜還是更好的保留了食材本味,在本味的基礎上增添味道,所以本幫菜對食材的鮮度會要求很高。”
被馮正明這麼一說,宗德勝笑呵呵點頭:“沒錯啊,馮廚師你真是有研究。”
和馮正明的聊天,確實是讓宗德勝很開心。
因為他真的是能夠剝掉刻板印象,單純通過自己品嚐去做出評價。
尤其是他能夠理解,很多本幫菜真正的特點。
比如這個食材的新鮮,在本幫菜中的一道醃篤鮮裡,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醃篤鮮必須要用非常新鮮的春筍,搭配上春季的萵筍。
再用新鮮豬肉和醃肉以及火腿、百葉結。
可以說是整道菜燉煮出來,味道上是充滿了春季的味道。
真的會是一道很鮮美的時令菜。
但如果做的不好,這道菜也是會讓很多人吃不慣。
所以很多菜,之所以一些人覺得不好吃,實際上應該說是做菜廚師的手藝不到。
對一道菜的理解不夠,很自然也就無法把一道菜該有的味道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