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爭奇鬥豔的現場(第2頁)
拆出龍蝦肉,和之前港城廚師清蒸花蟹的時候一樣,把龍蝦腦和雞蛋混合蒸了一個水蛋打底。
接著是把龍蝦肉切成段後,再全部片成一個個薄片。
龍蝦薄片下入兩成的油中。
伴隨著油溫升高,可以說是慢慢把龍蝦肉浸熟的。
幾乎是在龍蝦肉泛白後,立刻要倒出鍋。
再把油重新倒進鍋裡,油溫大約是五成的樣子,把雞蛋清倒入油中。
同樣是用低油溫,慢慢把雞蛋清浸熟,這個過程裡,要輕輕用鏟子從鍋底滑鏟。
讓雞蛋清凝結後自己浮起來,並且在將要完全凝固前把雞蛋清倒出。
瀝油後,直接把雞蛋清放進冰水中過涼。
之後用清雞湯,加入焯好的菜心粒、龍蝦肉片、蛋白。
用中小火慢慢去煨制,這個過程中,粵菜廚師全程沒有動用炒勺和鏟子,就是輕輕去晃動鍋子,讓鍋中的蛋白、龍蝦肉片和菜心粒與雞湯融合。
最後還要勾上一個薄薄的玻璃芡汁。
完成後出鍋,放在蒸好的水蛋上面,再把拆出來的龍蝦殼擺放在一邊。
這麼一道菜出鍋,也是給粵菜廚師爭回不少的臉面。
原本現場已經有人開始議論,覺得港粵兩地廚師做的菜都差不多。
但是從精緻上說,還是港城廚師做的更加精緻一些。
這道踏雪尋龍上桌後,一下子扭轉了現場的評價。
大家也是紛紛感嘆,粵菜廚師同樣是非常厲害。
馮正明這邊把豬蹄完成脫骨,接著是要對豬蹄進行一番處理。
儘量去除豬蹄上的異味,還需要準備牛肉和雞肉泥,以及加入一些蹄筋。
把蹄筋加入在混合的肉泥當中去,再全部是加入一些蔥姜料酒蒸熟定型。
之後再進行一個紅扒,把豬蹄的表面和裡面的肉泥燒入味。
先把做成熊掌造型的豬蹄擺在盤中。
再把紅燒汁勾芡後,均勻的淋在表面上。
在馮正明烹飪這道孔府紅扒仿熊掌的時候。
遼菜的廚師同樣也在做一道仿熊掌的菜。
這是一道更加經典的菜,是第一屆全國大賽上,獲得狀元的遼省廚師所創的一道菜。
名為蘭花熊掌。
做法上和孔府的仿熊掌類似。
不同的是,遼菜廚師們是用模具,倒出了熊掌的樣子來,然後再經過了蒸和燒。
最後在仿製熊掌的周圍用雕花擺盤,裝點成一種熊掌被蘭花簇擁的樣子。
當一道一道菜上桌,現場響起越來越多的驚歎聲。
現場觀摩的人無不為廚師們精湛的手藝驚歎。
尤其是受邀的僑胞和外國人。
過去他們對中餐多少帶有一點點的偏見。
在他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中餐就是他們在國外中餐館見到的那樣。
但是今天現場看到這樣一場全國最頂尖廚師的比拼。
讓他們見識到了,原來中餐是這樣的美麗。
林茉莉再次忍不住驚呼:“真是太漂亮了,他們怎麼能把菜做的那麼漂亮啊?”
作為一個從小經常出入國外中餐館,在外國長大的混血兒。
林茉莉覺得現場看到的這些菜,簡直已經不像是菜了。
“他們做的都像是藝術品一樣,這還真的是在做菜嗎?”
司徒老先生笑呵呵回應:“他們就是在做菜,我們中華有句古話叫‘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說食物應該要精心去製作才可以吃。
可以說全世界沒有人會比我們中華民眾更懂得吃。
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林茉莉搖了搖頭。
司徒老先生給出回答:“因為我們的美食是源自民間,是勤勞的人民在生活中去創造出來的。
就像是炒這個技法,全世界只有我們中餐裡有炒這個技法。
這是因為對古代的平民百姓而言,他們沒有很多的資源去做那些耗費大量油和調味料的食物。
但他們有會追求食物的美味,所以他們便創造了炒這種技法,用很少的油和調味料,把食材烹調出美味來。”
接著司徒老先生繼續解釋:“又因為炒是在很短時間裡把菜做出來,為了讓食材能夠迅速成熟,並且也是便於入味,也就是可以少用調味料。
又在炒這種技法的基礎上,逐漸讓做菜的人磨練出更好的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