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35章 義務兵和田產稅


 即使有些習慣了皇帝的奇思妙想,群臣聽到議員服役的要求後,仍舊感覺到不可思議。

 尤其是很多文官看來,士兵和武將就是粗鄙之人。皇帝怎麼能要求議員,必須有服役的經歷?

 可以說,這個議員服役的要求,遭到朝堂大臣的群起反對。

 就連劉宗周也不支持這個政策,認為時移世易,不能因為周朝的國人服役,就要求大明的國人同樣服役:

 “周朝之時,除了國人之外,尚有許多野人。”

 “因此國人必須服役,保衛自己的國家。”

 “但是如今大明威壓四方,實在不需要讓所有國人服役。”

 “而且朝廷有衛所之兵數百萬,不需要普通國人服役。”

 朱由檢對此搖頭,說道:

 “西南奢安之亂尚未完全結束,遼東建虜作亂更不知何時才能平定。”

 “再加上泰西諸國崛起,不遠萬里來到大明家門。”

 “這是危急存亡之時,需要更多的人從軍。”

 “單靠衛所兵源,難以獲得足夠的兵力。”

 戶部尚書畢自嚴道:

 “如今天下有近千萬戶,五千多萬口。”

 “若是讓所有國人服役,朝廷增加的軍餉太多,戶部承擔不起。”

 朱由檢對此皺眉,詢問道:

 “怎麼會承擔不起呢?”

 “義務服役期間,只發放基本的津貼,不打仗不另外發餉。”

 “按照從軍三年、或者從事文職工作五年的要求,大明會增加多少兵?”

 “戶部要花費多少錢?”

 畢自嚴一時語塞,沒想到皇帝不打算給義務兵發軍餉。

 他在計算了之後,說道:

 “若是這樣,朝廷大概會增加百萬兵力。”

 “士兵即使不發餉,也要吃飯穿衣,還要消耗兵器。”

 “按照每個士兵每年五石糧食計算,至少要消耗五百萬石糧食。”

 “若是再加上鹽菜銀、皮襖銀、軍械、軍營、養馬等花費,那就要更多了。”

 “最終增加的支出,可能會超過千萬兩。”

 這個數字的確不小,但是相比遼東十一萬軍隊每年需要的五六百萬兩遼餉,那就實在太少了。

 所以朱由檢聽得反而更動心,向群臣道:

 “諸位都聽到了吧?”

 “若是實行義務兵役制,養兵百萬的花費,也就在千萬兩左右。”

 “如果朝廷的遼餉全部用於供養義務兵,可以養五十多萬軍隊。”

 “如此兵力,何愁建虜不能平?”

 聽得一些臣子都有些動心,尤其是樞密院的官員,對此十分心動。

 畢竟服役的要求對他們來說算不上什麼,五年的文職工作經歷,對他們輕易而舉。

 反而是國人服役的規定通過後,他們能輕易徵集幾十萬軍隊,用於建功立業。

 楊嗣昌就積極支持這個政策,大聲道:

 “臣以為不但議員要服役,所有想獲得選舉權的國人,都必須要服役。”

 “不能為國出力,又怎能稱得上國人?”

 聽得群臣大怒,大聲指責起來。

 他們和皇帝對噴還有一點顧忌,但是噴楊嗣昌,那是絲毫沒有壓力。

 一時間,楊嗣昌遭到有生以來,最激烈的抨擊。

 有人大聲指責,說他這個提議像之前的加徵遼餉一樣,不顧民間疾苦。

 還有人語氣較溫和,認為為國出力的方式不止服役一種,依法納稅同樣是在為國出力。

 不管怎麼說,群臣都產生了爭論,不再像之前那樣,幾乎異口同聲地反對服役。

 只是這點人的聲音,顯然無法和大部分臣子抗衡。考慮到這件事反對的聲音比較大,兵役制度改革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朱由檢暫時退讓道:

 “不願服役的國人,可以繳納免役錢代替。”

 “例如遼餉加派,就可以看做免役錢。”

 “那些服役的衛所士兵,可以不用交遼餉。”

 “他們的總體稅負,不得超過十一稅。”

 再次強調了這一點,朱由檢繼續道:

 “其他應募從徵的士兵,願意以義務兵身份服役的,服役期間可以免去三十畝地的遼餉,同衛所士兵一樣最高徵收十一稅。”

 “兵部兵役司要做好統計,給那些不屬於衛所的義務兵,發放服役免遼餉的證明,讓各級護軍維護士兵權益。”

 “無論是義務兵還是募兵,在從軍服役三年後,退役時都要發放退役證明,授與國人身份,擁有選舉權利。”

 “如果在軍中曾擔任軍官,退役時更要授予相應勳級,擁有被選舉權,可佔據武官名額。”

 這是對現在服役的士兵優待,群臣的反對聲音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