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嫡長房繼承製
很多臣子心裡,泛起這個想法。
皇帝先是否定誅十族,為成祖稍微正名。
然後又對建文君的繼承順序提出爭議,說明他不是理所當然地繼承人。
目的無外乎是說建文君正統性不夠,成祖有資格和他爭位。
靖難年號的提出,更是表明了這一點
只有君主才有年號,皇帝把靖難年號和建文年號並列,意思是說成祖起兵之後,天下實有二君。
這顛覆了群臣以前的認知,刑部主事李若愚道:
“成祖起兵靖難,是清君側之惡。”
“故而成祖當時,仍承認建文君為君。”
朱由檢對此老神在在,不疾不徐地道:
“當時如此,後來成祖則認識到建文君不堪為君,發佈即位詔書說:”
“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其改明年為永樂元年。”
“這樣續用洪武年號,雖然不合常理,卻是無奈之舉。”
“否則仍用建文年號紀事,成祖兵馬和建文兵馬,又誰是官誰是賊?”
“所以朕以為若要複用建文年號,靖難年號當同時使用,兩個年號並列,是在爭奪正統。”
“否則就仍用洪武年號,記錄當時事蹟。”
這是支持建文君臣的人更加無法接受的。
然而朱由檢決心已下,要麼建文年號和靖難年號並用,要麼就使用洪武年號。
他要通過這點,讓天下人把成祖和建文君之間的戰爭,視作繼承戰爭
成祖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就能繼承皇位。
這是很多臣子不大認同的,一時君臣之間,開始陷入僵持。
這個局面沒有持續多久,被皇帝降座揖相、心中極為感激的韓爌,對群臣為何支持建文君臣更理解,出言調和說道:
“臣以為建文年號應當複用,但是建文元年七月,成祖起兵靖難後,當同時並用靖難年號。”
“靖難實錄,當為建文與靖難實錄,記錄建文君臣和成祖靖難的事蹟。”
“建文之臣既食建文之祿,自當為其盡心。”
“成祖也曾說過: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赦免了為建文君盡忠的周是修等人。”
“死節諸臣多是如此,臣以為應該補諡。”
這個說法,朱由檢能夠接受。
群臣中除了一些固執己見的人之外,大部分臣子已經傾向認可。
他們恢復建文年號的目的,是在單純地為建文君鳴不平、給他爭取名位嗎?
更多的是想讓方孝孺等殉節諸臣,得到應有待遇
這些人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就是朝代滅亡都能得到忠臣之譽。
大明沒有滅亡,更應該褒揚他們。
如今皇帝好不容易鬆口,承認建文君是正統之一,方孝孺等人也能以忠臣身份得到追諡。
大部分人已經傾向認可,把這個成果先定下來。
不過還有些人想要更多,李若愚道:
“建文年號既復,建文廟諡不可不補也。”
“陛下既為景皇帝補諡上廟號,臣以為建文君也當如此。”
朱由檢對此勃然大怒,呵斥道:
“荒謬!”
“建文君如何能與景皇帝並論?”
“景皇帝和于謙等臣子挽救天下,故而有此待遇。”
“建文失德亂政,若非起兵靖難的是成祖,天下焉知姓誰?”
“這樣險些導致大明失國的人,如何能與景皇帝並論?”
“還是說,你是嫌這個天下不夠亂,想要讓天下紛亂四起?”
李若愚嚇得急忙跪地請罪,又辯解道:
“微臣一片忠心,實在不知陛下為何會說,這樣會讓天下紛亂四起?”
朱由檢看群臣也多有疑惑之色,神情稍稍舒緩,向他們道:
“你們啊,還是不明白什麼是嫡長房繼承製。”
“太祖昔年為文官蔭敘定下嫡長房繼承製,但是其他繼承製度卻多有不明之處,嫡長房繼承製也沒有深入人心。”
“成祖恢復太祖舊制,一切遵從祖制,大明皇室和宗室繼承,一直是用嫡長房繼承製。”
“例如土木堡之變後,朝廷要立長君,當時為何立郕王朱祁鈺、而非一些人提議的襄王朱瞻墡?”
禮部尚書溫體仁接話道:
“皇明祖訓曰: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郕王是英宗之弟,按兄終弟及當立。但他卻是庶子,不如襄王身為嫡子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