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約束皇權(第3頁)
這樣一來,自然能對皇帝帶來約束。讓皇帝不能隨意違背禮制,造成禮崩樂壞。(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袁可立思索了一下,不得不承認道:
“確實比以前更好!”
“陛下更注重經義,而且能用之治國,踐行先賢大道。”
經筵成為召對,而且在經筵上提出的觀點,會成為朝廷政策。這讓很多士子,都是歡呼雀躍。認為皇帝以經筵治國,是踐行先賢道理。
劉宗周也是這個想法,所以他反問袁可立道:
“所以經筵變()
成這樣有不好嗎?”
“陽明先生說:知行合一。”
“陛下先知後行、知行合一,這是真正的聖君啊!”
“再說,約束皇帝的辦法不止經筵一種。”
“陛下設立的國會,對皇帝的約束更大啊!”
想到這件事情,劉宗周就忍不住讚歎。這也是他對經筵變成召對,不太在意的原因。
畢竟經筵說是能約束皇帝,實際能做到的臣子並不多。但是國會上的萬民決議,皇帝是需要認真聽從的。它對皇帝的約束,遠遠比經筵大。
所以,在當今皇帝贊同國會設立,並且當眾承諾後。劉宗周越想越對皇帝佩服,知道只有真正的聖君,才能做到這些。
與之相比,皇帝運用權術攬權等缺點,幾乎都不值一提——
畢竟皇帝正在把之前攬過去的權力,交給天下萬民。
甚至,想到一些大臣對舉人集議的反對,劉宗周覺得皇帝攬權才好。不然國會這個機構,永遠辦不起來。
可以說,設立國會這件事,讓很多臣子的態度,都發生了改變。
劉宗周就是典型代表,認為當今皇帝攬權並非一件壞事,只有集中權力,才能重新分配。
想著之前和皇帝的幾次交流,劉宗周向袁可立道:
“袁公覺得,重製禮樂到底是什麼?”
“周公為何把制禮作樂,放在第一位?”
袁可立認真思索,說道:
“禮樂就是綱紀,唯有制度明確,秩序才能規範。”
“周公制禮作樂,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太祖立綱陳紀,大明天下已經近三百年。”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如今大明的禮樂已經用了將近三百年,多有不合時宜之處,施行起來讓人手足無措。”
“所以陛下要重製禮樂,讓大明再興數百年!”
這是他的思索,也是很多人的看法。
雖然沒有人在公開場合亂說,但是以唐宋的經驗來看,對於一個朝代來說,三百年就是一個檻。
很多人認為,皇帝是在為大明邁過這個檻做準備——
成功了就能避免天下崩壞,不會像以前那樣,經過一個亂世之後,由新建立的朝代制禮作樂。
劉宗周還沒有想過這些,聽到袁可立的看法,覺得肩上的責任,又沉重了幾分。
因為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如果重製禮樂失敗,自己不僅可能像方孝孺那樣身死族滅,甚至可能連名聲都沒有,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看成大明覆滅的罪人。
這樣沉重的責任,讓他如何不感到沉甸甸。
但是反過來講,如果重製禮樂成功,讓大明再興數百年,他的名聲不說能比周公,也會成為天下公認的聖人。
所以他更加堅定地支持皇帝,支持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私下裡的說法,劉宗周道:
“陛下曾向我說,重製禮樂,就是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
“禮,就是秩序。樂,就是調和。”
“唯有對權力和財富重新分配,才能稱得上重新制定秩序、調和社會矛盾。”
“這就是陛下心目中的重製禮樂!”
“不知袁公以為,要重新分配權力和財富,首先該做什麼?”
袁可立聽著這個說法,只覺醍醐灌頂,把皇帝登極來做的事情,完全串聯起來,喃喃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
“難怪陛下攬權的時候,還一直在放權。”
“陛下之前做的事情,也是在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和自己商討的戒嚴法,還有規範的廷推法,以及在奪走錦衣衛的時候,又丟出來的衛尉寺。
袁可立完全明白了,當今皇帝雖然攬權,卻不是沉迷權力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制定規範,要重製大明禮樂。
這讓他的內心,變得和劉宗周一樣,對皇帝更加支持。認為自己遇到這樣的聖君,應該盡心竭力。
所以,他想著明日的經筵,說道:
“原本我打算向陛下講《貞觀政要,現在看來,似乎講《資治通鑑更恰當些。”
“不知劉公以為,講解《資治通鑑的開篇如何?”
劉宗周聽著袁可立的想法,頓時撫掌讚歎:
“確實應該講《資治通鑑。”
“它的開篇,就是講禮崩樂壞。”
“要讓天下人知道,禮崩樂壞後是什麼樣子。”
“這樣才能明白,為何要重製禮樂。”
《資治通鑑的開篇,是講三家分晉,周天子冊封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在司馬光看來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周室衰落的關鍵。
從此以後,天下徹底禮崩樂壞,進入戰國時代。
這樣的後果,誰看到都會受警示。所以劉宗周贊成袁可立講這篇,講解禮崩樂壞。
而且,兩人心照不宣的是,那就是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又說“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意思是禮崩樂壞的責任,在於周天子自己壞了禮。警示當今皇帝在重製禮樂後,也要遵守禮樂。
這樣一來,自然能對皇帝帶來約束。讓皇帝不能隨意違背禮制,造成禮崩樂壞。(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袁可立思索了一下,不得不承認道:
“確實比以前更好!”
“陛下更注重經義,而且能用之治國,踐行先賢大道。”
經筵成為召對,而且在經筵上提出的觀點,會成為朝廷政策。這讓很多士子,都是歡呼雀躍。認為皇帝以經筵治國,是踐行先賢道理。
劉宗周也是這個想法,所以他反問袁可立道:
“所以經筵變()
成這樣有不好嗎?”
“陽明先生說:知行合一。”
“陛下先知後行、知行合一,這是真正的聖君啊!”
“再說,約束皇帝的辦法不止經筵一種。”
“陛下設立的國會,對皇帝的約束更大啊!”
想到這件事情,劉宗周就忍不住讚歎。這也是他對經筵變成召對,不太在意的原因。
畢竟經筵說是能約束皇帝,實際能做到的臣子並不多。但是國會上的萬民決議,皇帝是需要認真聽從的。它對皇帝的約束,遠遠比經筵大。
所以,在當今皇帝贊同國會設立,並且當眾承諾後。劉宗周越想越對皇帝佩服,知道只有真正的聖君,才能做到這些。
與之相比,皇帝運用權術攬權等缺點,幾乎都不值一提——
畢竟皇帝正在把之前攬過去的權力,交給天下萬民。
甚至,想到一些大臣對舉人集議的反對,劉宗周覺得皇帝攬權才好。不然國會這個機構,永遠辦不起來。
可以說,設立國會這件事,讓很多臣子的態度,都發生了改變。
劉宗周就是典型代表,認為當今皇帝攬權並非一件壞事,只有集中權力,才能重新分配。
想著之前和皇帝的幾次交流,劉宗周向袁可立道:
“袁公覺得,重製禮樂到底是什麼?”
“周公為何把制禮作樂,放在第一位?”
袁可立認真思索,說道:
“禮樂就是綱紀,唯有制度明確,秩序才能規範。”
“周公制禮作樂,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太祖立綱陳紀,大明天下已經近三百年。”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如今大明的禮樂已經用了將近三百年,多有不合時宜之處,施行起來讓人手足無措。”
“所以陛下要重製禮樂,讓大明再興數百年!”
這是他的思索,也是很多人的看法。
雖然沒有人在公開場合亂說,但是以唐宋的經驗來看,對於一個朝代來說,三百年就是一個檻。
很多人認為,皇帝是在為大明邁過這個檻做準備——
成功了就能避免天下崩壞,不會像以前那樣,經過一個亂世之後,由新建立的朝代制禮作樂。
劉宗周還沒有想過這些,聽到袁可立的看法,覺得肩上的責任,又沉重了幾分。
因為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如果重製禮樂失敗,自己不僅可能像方孝孺那樣身死族滅,甚至可能連名聲都沒有,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看成大明覆滅的罪人。
這樣沉重的責任,讓他如何不感到沉甸甸。
但是反過來講,如果重製禮樂成功,讓大明再興數百年,他的名聲不說能比周公,也會成為天下公認的聖人。
所以他更加堅定地支持皇帝,支持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私下裡的說法,劉宗周道:
“陛下曾向我說,重製禮樂,就是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
“禮,就是秩序。樂,就是調和。”
“唯有對權力和財富重新分配,才能稱得上重新制定秩序、調和社會矛盾。”
“這就是陛下心目中的重製禮樂!”
“不知袁公以為,要重新分配權力和財富,首先該做什麼?”
袁可立聽著這個說法,只覺醍醐灌頂,把皇帝登極來做的事情,完全串聯起來,喃喃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
“難怪陛下攬權的時候,還一直在放權。”
“陛下之前做的事情,也是在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和自己商討的戒嚴法,還有規範的廷推法,以及在奪走錦衣衛的時候,又丟出來的衛尉寺。
袁可立完全明白了,當今皇帝雖然攬權,卻不是沉迷權力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制定規範,要重製大明禮樂。
這讓他的內心,變得和劉宗周一樣,對皇帝更加支持。認為自己遇到這樣的聖君,應該盡心竭力。
所以,他想著明日的經筵,說道:
“原本我打算向陛下講《貞觀政要,現在看來,似乎講《資治通鑑更恰當些。”
“不知劉公以為,講解《資治通鑑的開篇如何?”
劉宗周聽著袁可立的想法,頓時撫掌讚歎:
“確實應該講《資治通鑑。”
“它的開篇,就是講禮崩樂壞。”
“要讓天下人知道,禮崩樂壞後是什麼樣子。”
“這樣才能明白,為何要重製禮樂。”
《資治通鑑的開篇,是講三家分晉,周天子冊封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在司馬光看來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周室衰落的關鍵。
從此以後,天下徹底禮崩樂壞,進入戰國時代。
這樣的後果,誰看到都會受警示。所以劉宗周贊成袁可立講這篇,講解禮崩樂壞。
而且,兩人心照不宣的是,那就是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又說“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意思是禮崩樂壞的責任,在於周天子自己壞了禮。警示當今皇帝在重製禮樂後,也要遵守禮樂。
這樣一來,自然能對皇帝帶來約束。讓皇帝不能隨意違背禮制,造成禮崩樂壞。(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袁可立思索了一下,不得不承認道:
“確實比以前更好!”
“陛下更注重經義,而且能用之治國,踐行先賢大道。”
經筵成為召對,而且在經筵上提出的觀點,會成為朝廷政策。這讓很多士子,都是歡呼雀躍。認為皇帝以經筵治國,是踐行先賢道理。
劉宗周也是這個想法,所以他反問袁可立道:
“所以經筵變()
成這樣有不好嗎?”
“陽明先生說:知行合一。”
“陛下先知後行、知行合一,這是真正的聖君啊!”
“再說,約束皇帝的辦法不止經筵一種。”
“陛下設立的國會,對皇帝的約束更大啊!”
想到這件事情,劉宗周就忍不住讚歎。這也是他對經筵變成召對,不太在意的原因。
畢竟經筵說是能約束皇帝,實際能做到的臣子並不多。但是國會上的萬民決議,皇帝是需要認真聽從的。它對皇帝的約束,遠遠比經筵大。
所以,在當今皇帝贊同國會設立,並且當眾承諾後。劉宗周越想越對皇帝佩服,知道只有真正的聖君,才能做到這些。
與之相比,皇帝運用權術攬權等缺點,幾乎都不值一提——
畢竟皇帝正在把之前攬過去的權力,交給天下萬民。
甚至,想到一些大臣對舉人集議的反對,劉宗周覺得皇帝攬權才好。不然國會這個機構,永遠辦不起來。
可以說,設立國會這件事,讓很多臣子的態度,都發生了改變。
劉宗周就是典型代表,認為當今皇帝攬權並非一件壞事,只有集中權力,才能重新分配。
想著之前和皇帝的幾次交流,劉宗周向袁可立道:
“袁公覺得,重製禮樂到底是什麼?”
“周公為何把制禮作樂,放在第一位?”
袁可立認真思索,說道:
“禮樂就是綱紀,唯有制度明確,秩序才能規範。”
“周公制禮作樂,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太祖立綱陳紀,大明天下已經近三百年。”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如今大明的禮樂已經用了將近三百年,多有不合時宜之處,施行起來讓人手足無措。”
“所以陛下要重製禮樂,讓大明再興數百年!”
這是他的思索,也是很多人的看法。
雖然沒有人在公開場合亂說,但是以唐宋的經驗來看,對於一個朝代來說,三百年就是一個檻。
很多人認為,皇帝是在為大明邁過這個檻做準備——
成功了就能避免天下崩壞,不會像以前那樣,經過一個亂世之後,由新建立的朝代制禮作樂。
劉宗周還沒有想過這些,聽到袁可立的看法,覺得肩上的責任,又沉重了幾分。
因為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如果重製禮樂失敗,自己不僅可能像方孝孺那樣身死族滅,甚至可能連名聲都沒有,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看成大明覆滅的罪人。
這樣沉重的責任,讓他如何不感到沉甸甸。
但是反過來講,如果重製禮樂成功,讓大明再興數百年,他的名聲不說能比周公,也會成為天下公認的聖人。
所以他更加堅定地支持皇帝,支持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私下裡的說法,劉宗周道:
“陛下曾向我說,重製禮樂,就是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
“禮,就是秩序。樂,就是調和。”
“唯有對權力和財富重新分配,才能稱得上重新制定秩序、調和社會矛盾。”
“這就是陛下心目中的重製禮樂!”
“不知袁公以為,要重新分配權力和財富,首先該做什麼?”
袁可立聽著這個說法,只覺醍醐灌頂,把皇帝登極來做的事情,完全串聯起來,喃喃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
“難怪陛下攬權的時候,還一直在放權。”
“陛下之前做的事情,也是在重製禮樂!”
想著皇帝和自己商討的戒嚴法,還有規範的廷推法,以及在奪走錦衣衛的時候,又丟出來的衛尉寺。
袁可立完全明白了,當今皇帝雖然攬權,卻不是沉迷權力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制定規範,要重製大明禮樂。
這讓他的內心,變得和劉宗周一樣,對皇帝更加支持。認為自己遇到這樣的聖君,應該盡心竭力。
所以,他想著明日的經筵,說道:
“原本我打算向陛下講《貞觀政要,現在看來,似乎講《資治通鑑更恰當些。”
“不知劉公以為,講解《資治通鑑的開篇如何?”
劉宗周聽著袁可立的想法,頓時撫掌讚歎:
“確實應該講《資治通鑑。”
“它的開篇,就是講禮崩樂壞。”
“要讓天下人知道,禮崩樂壞後是什麼樣子。”
“這樣才能明白,為何要重製禮樂。”
《資治通鑑的開篇,是講三家分晉,周天子冊封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在司馬光看來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周室衰落的關鍵。
從此以後,天下徹底禮崩樂壞,進入戰國時代。
這樣的後果,誰看到都會受警示。所以劉宗周贊成袁可立講這篇,講解禮崩樂壞。
而且,兩人心照不宣的是,那就是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又說“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意思是禮崩樂壞的責任,在於周天子自己壞了禮。警示當今皇帝在重製禮樂後,也要遵守禮樂。
這樣一來,自然能對皇帝帶來約束。讓皇帝不能隨意違背禮制,造成禮崩樂壞。(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