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真會做菜(第3頁)
“褐變反應?()?()”
羅國強皺眉。
喬君賢先一步說:“褐變反應,西方直接叫美拉德反應,最常見的是煎牛排的時候,鑄鐵鍋燒得夠旺,牛排放下去,香氣就出1@?@?1()?()”
“對,我爸爸教我的時候,也舉例了牛排,分到了小塊的牛肉,也試著煎給我吃,但是我咬不動。他說咱們這裡的牛都是吃草的,肉質太老,不適合煎,谷飼育肥的牛排,有豐富的油脂,那樣煎會很好吃。()?()”
嶽寧揭開鍋蓋,開始逐一放配菜,“爸爸說,燒菜是一門學問,從師傅那裡學手藝是知其然,而學相關的知識是知其所以然。()?()”
嶽寶華對自己的廚藝很自信,現在他發現自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師傅領進門,他鑽研,才有了今日的手藝,但是他從沒去了解這裡的原理。他問:“你爸爸還知道這些?”
“對啊!他在粵城的時候,常去圖書館,他記了很多筆記,整理了各地的菜譜,也去各個餐館吃飯,各地風味都嘗試。粵菜祖訓就是有傳統,無正宗。”嶽寧像是想到了什麼,她側頭跟正在盛羊頭的楊大年說,“大年叔,洋芋餅餅我來炒吧?”
“行啊!”
嶽寧放入魚茸:“粵菜發源地是粵城,粵城是千年商都,往來客商齊聚。爸爸從書裡讀到粵菜中的經典,脆皮乳鴿的來源,是源於西餐廚師被老闆開除之後,手裡沒錢買不起進口的西餐料汁,只能用醬油代替黑胡椒醬,用來煎牛排。後來又用西餐烤鴨胸的方法做乳鴿。後,這就是粵菜無正宗的由來。”
嶽寶華笑問:“有傳統又怎麼說?”
嶽寧把粥水倒入魚湯,鍋鏟攪動魚湯,魚湯濃稠:“爺爺,您先飲了這碗拆魚羹,我再跟您說。”
操場上幾張課桌拼在一起,桌上擺了陸續出鍋的菜餚。
北京來的陳主任招呼大家:“來來來,坐下吃飯了。”
嶽寶華請了喬君賢一起去坐下,李巧妹端了拆魚羹過來,嶽寧還在炒洋芋餅餅。
嶽寶華的眼睛盯著遠處正在炒菜的孫女,“滋啦”聲中,鍋裡的食材拋起又落下,孫女的炒菜手法,不輸自己的任何一個徒弟,錯了!其實跟自己這個幾十年的老廚子也沒什麼區別。
炒菜講究猛火快炒,分秒之間,洋芋餅餅已經落在兩個大碗裡。
嶽寧端著碗,問還在炒南瓜苗的楊大年:“叔,你還有菜要炒嗎?”
“我也好了,馬上來。”
這邊拆魚羹的醇香還沒有散去,炒洋芋餅餅帶著市井煙火氣的濃香撲鼻而來。
一桌人全往嶽寧這裡看來,嶽寧放下炒洋芋餅餅在爺爺身邊坐下。
李巧妹為貴客打了拆魚羹,這讓嶽寶華為難了,拆魚羹要吃剛出鍋的,這個洋芋餅餅雖然不是粵菜,孫女炒菜的手法,他知道這洋芋餅餅也要趁熱吃。那到底先吃哪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