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老刀 作品

第328章 適得其反

 “氣象學專家?”梁紹霖感到有些意外。 

 通常,廠裡的飛行保障部門有負責天氣預報的技術人員,但這些人只是經過短期培訓,並不具備專家的專業背景。 

 “可能整個南鄭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過我們可以請求金城大學的幫助,他們在氣象預報方面經常為我們提供指導。” 

 “那最好不過。”許寧同意道。 

 兩人走進了旁邊的資料室,裡面存放著所有與運8相關的檔案。 

 這些研發文件自七十年代開始仿製時就以紙質形式保存,部分文檔還是俄文原版。 

 雖然611所、601所和112廠已經在嘗試數字化研發,但這種技術革新尚未普及到整個航空工業; 

 尤其是像182廠這樣位置偏遠且最近才換領導的地方,同時處理運8f和運8j兩個型號的研發製造任務,幾乎無暇顧及同行的先進經驗。 

 三線建設單位普遍面臨著類似的挑戰,除了少數幸運兒或表現突出者得以遷回大城市外,大多數在八九十年代的處境頗為艱難。 

 像182廠這樣能夠撐到90年代的工廠已是寥寥無幾。 

 梁紹霖與幾位工程師迅速地從架子上取下一疊又一疊裝在袋子裡的文件。 

 這次的任務不僅涉及飛機外部氣動外形的修改,還涉及到內部結構的變化,儘管主要集中在主翼和水平尾翼上,但這已經是許寧見過最複雜的圖紙之一。 

 “實際上,從我們開始複製安12起,我們就對蘇連風格的除冰系統心存疑慮。” 

 梁紹霖一邊拆開檔案袋,一邊喘息著說: 

 “當時條件有限,即便有了技術資料和原型機,測繪仿製已經非常吃力,更不用說還要考慮航空製造水平的差距,根本沒時間對這些細節進行重大改動。” 

 運8飛機最初是基於安12研發的,但兩者並不完全相同。 

 為了簡化生產流程,運8的機身比安12長了大約一米。 

 隨著時間的推移,運8系列經歷了多次改進,特別是在運8C型號中引入了氣密貨艙。 

 許寧對運8的除冰系統有一定了解,這些知識主要來源於後來被稱為運9的升級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