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要造就造光刻工廠(第3頁)
差不多僅用了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便安排妥當宣佈會議結束。
明天將正式進入實驗階段。
而值得一提的是,趙翔並沒
有跟著大家一起離開,反倒是目光看向徐源,嘴唇輕微蠕動似乎有什麼話猶豫要不要說。
徐源注意到這幕。
倒也沒想太多,直接脫口問道:“有事情嗎?”
趙翔面對徐源的詢問,也終於下定了決心,接著如實講出心中擔憂。
“本來這時候我不應該再增添壓力,但又關係到國產高端芯片的製造問題,所以還是想先講清楚。”
“你說。”徐源點點頭。
“是這樣的,除了極紫外光刻機外,目前信越也拒絕向我們提供高端光刻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必須解決高端光刻膠問題。”
隨著趙翔的話音落下,徐源也明白對方再擔心什麼。
藉助穩態微聚束光刻工廠,雖繞過了光刻機,但用於芯片製造的光刻膠同樣不可或缺。
這關係到芯片的質量。
尤其要生產7納米甚至6納米工藝芯片,對光刻膠的要求更高。
目前國內只在低中端光刻膠領域,佔據了一部分市場,而高端光刻膠則被霓虹東景的信越壟斷。並且和極紫外光刻機一樣,拒絕向他們出售。
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成功建造出光刻工廠。
僅使用中低端光刻膠,來生產製造7納米規格芯片,良品率肯定會是很低的數字。
極大提高製造成本。
所以從這方面看,趙翔的擔心不無道理。
總之建造光刻工廠的同時,還要想辦法解決高端光刻膠才行。
先前信越公開拿光刻膠說事的時候,徐源就看到了新聞,自然不可能忘記這麼大的事情。
本來他是想讓大家,把精力都放在光刻工廠的建設上,因此才沒提這件事。
既然今天趙翔主動講了出來,那肯定要讓其安心。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笑容接話道:
“高端光刻膠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來解決就好,你忘記研究材料可是我擅長的領域。”
沒錯。
對於高端光刻膠,他確實打算自己研發。
有著面板進度條在,實驗材料可以說是他最擅長的事情,相比其他人,能夠減少大量的試錯成本。在目前國產光刻膠的基礎上,研發出適配7納米規格芯片的光刻膠不成問題。
趙翔聽完徐源的回答,下意識便瞪大了眼睛,腦海一時沒有轉過彎。
“你來解決……”
剛想開口質疑,突然回想起徐源確實很擅長材料研究。
無論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還是氮化鎵材料,能這麼快實現技術突破,都離不開徐源的貢獻。
於是反應過來後,還有些不好意思。
“我都忘記相比較光刻工廠,你更擅長研究材料了。”
徐源笑呵呵道:“現在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沒有了。”趙翔搖搖頭。
兩人的交談進行到這裡,隨即便也不在會議室內繼續逗留,準備明天的科研工作。
……
……
時間如同一頭野驢,跑起來就不停。
像光刻工廠這麼大的工程,對時間的消耗無疑是龐大的,正常情況下幾個月沒有任何進展,那都屬於很正常的情況。
好在有著夯實的理論基礎,加上徐源把握正確的研究方向。
避免走錯路。
整個工廠的建設進度,還算比較迅速。
尤其最近的幾次實驗中,所得到的數據,都成功達到了理想標準。
也正是這種不斷湧現的正反饋,更加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光刻工廠愈發有信心。
並且為了讓光刻工廠早日在世界亮相,大家也都經常主動加班,甚至有人索性把生活用品拿了過來,晚上直接睡在辦公室裡。
以至於今年的春節假期,時間也非常短。
徐源作為項目負責人,肯定要做好表率,因此只得選擇在燕京過年。
而就在年後,科學城光刻工廠繼續緊鑼密鼓的建設時,網上因為極紫外光刻機,再次登上了熱搜榜首。
引起海量網友熱議。
只因為一年多的緩衝期,已經過去。
從本月起文件將正式生效。
儘管大家知道這麼短的時間內,局面根本無力改變。
可看到光電技術研究院,依舊連22納米
工藝光刻機都未實現,心情實在是低落。
就連相關話題評論區內留言,都充斥著一種無力感。
讓人看不到希望。
“月底文件就要正式生效了,可咱們的極紫外光刻機還是沒影,難道真的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其實早就猜到了,緩衝期只有一年多時間,又能做些什麼。”
“咱們在航空和雷達上面,就能實現技術領先,為啥到光刻機上就不行了。”
“如果像徐神這樣的天才科學家,再多點就好了。”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相信。”
“恐怕上面不會,就這樣看著我們在5g領域上持續落後,再解決不了高端芯片製造問題,說不定真會和海外商談。”
“我還是比較樂觀的,沒道理解決不了一個7納米的芯片製造。”
“話說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徐院士露面了,難道還在研究量子通信,能不能多給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幫幫忙啊。”
……
不過在這種局面下,最先破防的卻是諾斯羅普軍工方面。
他們本想通過這種方法施加壓力,好讓對方加入國際雷達研究項目,共享氮化鎵雷達技術。
但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科學院方面竟真堅持到了文件生效。
這和預想的完全不同。
要知道在他們看來,面對半導體行業上的巨大壓力,又沒有辦法解決,妥協是最佳的選擇。為此他們連對氮化鎵雷達的研究,都放慢了許多。
可現在一年多時間過去,自己的氮化鎵雷達沒有任何進展。
又無法得到華方的技術。
大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既視感。
關鍵面對這種強硬態度,他們也只能選擇繼續自行研究氮化鎵雷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