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2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想當年,吐谷渾與我鐵勒一族常有衝突,我族當年微弱,後雖然實力漸有恢復,可我父又死,我母帶領我和族人歸順大唐,現在一晃,也有四十餘年了。”

 “想到當年之事,如今仍然歷歷在目,末將雖然是鐵勒人,但這些年追隨大唐,從來都是忠誠無二,大唐的太子,也是我契苾的太子,末將今日奉勸殿下,也只是擔心殿下的安危,若是真的大戰開啟,末將一定身先士卒,不會讓殿下受到一點傷害!”

 說著說著,契苾何力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李賢當然知道他是真心真意,不過,戰場上的事,誰說的準呢?

 但看他現在的這個狀態,也不能繼續刺激他了。

 只得暫時作罷。

 自從被分配了這麼個任務,李賢也是動了一番腦筋的。

 自大非川一戰之後,如今已經過了大約五年的時間,這五年裡,吐蕃的便宜佔了不知道有多少。

 每次出戰幾乎都是順風局,正所謂,驕兵必敗,現在的吐蕃軍團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支驕兵了。

 這一次,他們的胃口挺大的,還想一口氣吞併邊關四鎮,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要集結優勢兵力。

 而這些優勢兵力是從哪裡來的?

 難道,都是從邏些城開出來的嗎?

 當然不可能。

 實際上,自從吐蕃相繼攻佔了吐谷渾和大唐安西四鎮,他們的兵力構成也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廣泛吸收安西四鎮和吐谷渾的部隊也是他們的既定政策,尤其是與唐軍四州相鄰的這一塊區域。

 原本就是吐谷渾的舊地,衝鋒的吐蕃軍團當中,也有大批量的吐谷渾人。

 按照阿史那伏威提供的情報顯示,這一波吐蕃軍團的總人數,大概在兩萬人左右。

 古代人在描述戰爭戰況的時候,時常喜歡誇大,動不動就是數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出征,踏平某某,俘虜人馬牛羊無算。

 但實際上呢,只要看看古代的生產力和交通方式就知道了,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的那種,不過是吹水而已。

 絕對不可能成真。

 想想看,以唐時的生產力水平,不說繁榮富庶的大唐了,就說是吐谷渾這些草原民族,他們能夠供養的總人數都是有定量的。

 充其量不過勉強到幾十萬而已。

 那麼,每每出兵幾十萬,老家不是都被偷了?

 更何況,看看契苾何力當初投靠大唐時的記錄就知道了,契苾也算是世襲的可汗,但他的部族也只有上千家左右。

 以一個家庭四五個人組成來計算,不過是幾千人而已,而這幾千人就完全可以稱之為是一個部落了,也可以擁有可汗之位。

 吐蕃的疆域廣大,統御的人口當然是要超過數十倍,但要說屢屢興兵都能有幾十萬的規模,那就絕對是誇大其詞。

 事實上,歷史記載裡面的誇大,將軍們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古代的戰場戰報,書寫的風格就是那樣的。

 只要現實中大家都心裡有數就可以了。

 那麼,回到吐蕃軍團來說,兩萬兵馬已經算是很大規模的一支軍隊了,可以說,在吞併了安西四鎮之後,這是吐蕃的又一次野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