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66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3頁)

思考了片刻,李士非不再糾結《平凡的世界》的事,而是徵求起了林朝陽的意見。

“朝陽,你這部小說要不要先在我們《花城》發表一下……”

他的話剛出口,就見林朝陽在搖頭,他立馬補充道:“我們可以給你一個優厚的千字稿酬。”

“多優厚?”

儘管打定了主意不在雜誌發表,但林朝陽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嘴。

“千字兩百塊,怎麼樣?”李士非報出了一個價格,眼神灼灼的盯著林朝陽。

千字兩百塊?

林朝陽的新作全文三十萬字零點,千字兩百塊就是六萬塊錢,這個價格確實相當有誠意了。

現如今大部分的作家發表長篇小說能得個三五千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怎麼樣。”

“你再考慮考慮,其實雜誌發表也有助於小說的影響力發酵,對之後的銷量有一定的幫助。”

李士非的話不能說完全沒道理,但那是對沒什麼名氣的作家而言。

到了林朝陽這個階段,甭管有沒有雜誌發表的加持,都不愁沒有讀者。

“之前我就說了,以後小說就不在雜誌發表了,你就別白費心思了。”

林朝陽果斷的拒絕讓李士非的臉上寫滿了失望,他想要林朝陽新作的首發權,無非是想幫《花城》增加點銷量和影響力。

他現在無比懷念當年《渡舟記》和《闖關東》在《花城》發表的時候,太幸福了,可惜這種幸福過於短暫。

李士非只能安慰自己,即便雜誌沒辦法發表,好歹出版還是在花城出版社。

他又說,“等出版的時候,我打算聯合幾家評論雜誌搞個作品研討會。”

“隨你,我可不一定在。”

“我提前通知你,你安排一下時間,能來還是儘量來,畢竟是你的小說。

哪有開作品研討會,作家不在的道理,你又不是沒了。”

“呸呸呸!我不參加你就這麼咒我是吧?”

李士非嘴下不留情,逼的林朝陽只能答應下來,次日李士非便帶著稿件回了廣州。

十月的第二個週六,《楚門的世界》在海外獲獎近五個月後,終於登陸了國內各個城市的電影院。

週日這天,陶玉成先是張羅著一大家子去首都電影院看電影。

自從《楚門的世界》戛納奪獎後,他每每與同事們聊天便少不了吹噓一下這部電影。

沒辦法,誰讓這部在國外得了大獎的電影是他妹夫編劇的呢,他驕傲!

看完電影后,一家人四川飯店吃川菜。

席間陶玉成說起《楚門的世界》的上映,言語間有些惋惜。

“你這部電影要是早點上映就好了,現在不少錄像廳都已經有錄像帶了,等於損失了一大批觀眾。”

陶玉書現在拍電影,對盜版這種事十分敏感,忍不住多問了大哥幾句。

陶玉成現在的錄像廳生意不如開業頭一年時那麼火爆了,但還是賺錢的,這錢來的輕鬆,他也懶得折騰新門路。

現在街邊的錄像廳裡,少有放映國產電影的,多以香江電影為主,少量日本、歐洲、美國的電影。

有些時候,那些外國電影連個配音和字幕都沒有,錄像廳會專門弄塊小黑板把內容簡介寫上。

對白全靠猜,就這樣,那些觀眾還看的津津有味呢。

1986年的電影盜版沒有九十年代那麼猖獗,但近五個月時間足夠《楚門的世界》的盜版錄像帶傳到內地的了。

從八九月開始,《楚門的世界》的盜版錄像帶就在燕京街邊的錄像廳裡出現了。

聽著陶玉成的話,陶玉書有些憂心,林朝陽卻沒什麼擔心。

一來是電影的票房跟他沒關係,二來是現在不是九十年代,電影票價高企,逼的老百姓不得不看盜版。

錄像廳和電影院票價相仿,走的卻是差異化道路。

電影院以國產影片和外國引進電影為主,錄像廳則以香江影片為主,大家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不過也沒啥,我看電影院看這部片子的觀眾還是那麼多,畢竟得了大獎。”陶玉成說。

陶玉書回想著電影院裡那烏壓壓的觀眾,也覺得自己有點杞人憂天了。

隔了兩天,陶玉書先回了香江打算去驗收一下《精裝追女仔》的成色,順便安排上映的事,林朝陽則留下享受燕京短命的秋天。

陶玉書剛走,杜峰就跑了過來。

一見面,林朝陽差點沒認出來他。

“你吃酵母了?”

“姐夫,我這都是陪人喝酒喝的。”

“悠著點,錢不是一天賺完的。你這是胖了多少斤?”

“二十多斤。”

杜峰在部隊的時候是文藝兵,儘管是吹小號的,但體型保持的也相當好。

退伍幾年肉眼可見的壯碩了不少,今年幾個月不見,更是跟吹了氣球一樣,整個人胖了一圈。

不到一米七五的個子,目測少說奔著一百七八十斤去了。

“唉,這不是最近燕京天氣好嘛,請廣州那幫貨商來燕京旅旅遊,見天兒的跟他們喝酒了。”

杜峰的話看似牢騷,實則是得瑟。

“看樣子這幾個月生意不錯啊?”林朝陽輕鬆的問道。

一提到生意,杜峰臉上的笑容根本收不住。

“還不錯,還不錯,穩中有升。現在在燕京城的口碑算是打開了,老百姓一說買衣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亞歐服裝城。”

服裝城的生意好,除了賺錢這件事之外,更讓杜峰感到驕傲的是服裝城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

這幾個月,他在父親面前的腰板挺的別提有多直了。

做生意,做生意怎麼了?燕京哪個老百姓不誇咱良心商家?

“頭兩個月,一天的營業額已經破了五萬元。最近不是快入冬了嘛,換季冬裝賣的好,單價也高,每天銷售額都奔著七萬塊去了,我估摸著這一波能持續到年底……”

杜峰給林朝陽算著算著賬,就興奮了起來。

服裝城開業到現在正好半年,累計營業額已經超過了900萬大關。

接下來是漫長的冬天,服裝單價高,而且服裝城的口碑也起來了,營業額只會比上半年高,不會比上半年低,全年營業額絕對有望超過2000萬元。

這個數字不僅是輕輕鬆鬆的完成了西單商場對服裝城的營業額要求和上繳利稅標準,也將給杜峰帶來超出預期的利潤。

“600萬!姐夫,我保守估計,到明年開春咱至少能賺600萬元!”

杜峰像個剛得了獎狀求誇獎的孩子,林朝陽不得不稱讚了他幾句。

“乾的不錯!服裝城第一年的生意能這麼好,你經營有方。

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兩年盈利應該就能破千萬元。”

得到了林朝陽的稱讚,杜峰更加興奮。

“我感覺明年就有希望。姐夫,要是明年上半年生意還這麼好,我打算把服裝城開到石家莊去。”

“這種事你自己決定吧。”

服裝城這生意林朝陽夫妻倆雖然投錢了,但就是個甩手掌櫃的,不想操心這些事。

杜峰又說:“姐夫,我還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