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95章 銷量神話(第2頁)

事業越做越大,陶玉書加班也越來越多,只有林朝陽在身旁,她才會剋制。

進了大廈,剛從樓梯下來,林朝陽便看著公司內一片忙碌,兵荒馬亂。

他逮著一個熟面孔問:“阿珍,這是在幹嘛?”

伍美珍見到林朝陽,神色恭敬,“林生,上午林太去玉郎機構開完會,中午回來就說要搬家,我們正在收拾東西。”

“搬家?”

“對,搬去玉郎大廈。”伍美珍回答完又說:“林太在辦公室。”

“好。”

林朝陽推門而入,沒想到陶玉書的辦公室裡還有兩位客人。

王晶見到林朝陽連忙起身問好,“林生!”

林朝陽笑著點了點頭,眼神落在王晶一旁的洋娃娃身上。

“這位是我朋友邱淑貞小姐。”

“這是林生。”

邱淑貞有些緊張的跟林朝陽問了聲好,林朝陽回應一聲,看向王晶的眼神意味深長。

王晶表情微微尷尬,找了個理由,跟林朝陽夫妻倆打了個招呼便帶著邱淑貞離開了。

“這什麼情況?”林朝陽朝門口王晶消失的地方示意了一下。

陶玉書搖著頭,“阿晶想開個《精裝追女仔2》,讓那位邱小姐做女主角。”

情況並不讓人意外,林朝陽問:“他能忙得過來?”

“忙不過來啊,所以阿晶想把電影交給別人來拍,他來當監製。”

林朝陽調侃道:“他還真是個雙手抓,雙手都要硬啊!”

《賭神》上映11天,票房已經破了2000萬大關,看樣子很有可能成為今年香江電影票房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若是算上海外票房收益的話,王晶憑這一部片子賺個五六百萬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賭聖》這個項目還是落在大都會影業,對外宣傳裡號稱《賭神》續集,只要保持住水準,必然又是一部大賣之作,王晶依舊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王晶如果鼓搗《精裝追女仔2》,有著前作的熱度,大概率也會賺錢,但顯然是沒辦法跟《賭聖》相提並論的,所以他才會想出這麼個主意來。

“他說劇本他來寫,導演我打算讓剛來的阿偉試試。這部片子投資不大,正好先讓他練練手。”

陶玉書說的阿偉就是劉鎮偉,《賭聖》原本的導演,而原本的《精裝追女仔2》導演是王晶。

受林朝陽夫妻倆的影響,這倆人的經歷竟然來了個互換。

劉鎮偉之前本來是在鄧光榮的影之傑公司的,拍了處女作《猛鬼差館》,投資僅100萬港元,卻讓影之傑收穫了1100萬港元的票房。

之前本來鄧光榮還想接著讓劉鎮偉搞一部《猛鬼學堂》的,可惜他看到林氏影業廣納賢才的優厚條件,果斷甩了老東家,跑到了林氏影業。

林朝陽並沒有多關心新片的事,又問陶玉書今天去玉郎機構開股東大會的情況。

陶玉書說一切順利,林氏影業手握超過50%的股權,罷免董事局主席、改組董事局沒有絲毫困難。

“黃玉郎不太甘心,不過他也沒什麼辦法,他乾的那些事只要我追究,根本藏不住。

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跟我們鬧僵了他只有鋃鐺入獄一條路,所以同意了把手裡的股份賣給我們。

至於支持他創業的事,他表現的模稜兩可,看樣子是不想被我們一直拿捏。”

“這件事由不得他不同意。”林朝陽態度堅定。

黃玉郎性格和為人上有缺陷,但在漫畫一道上確實有著獨到的才華,後世他因為股災以及後續一系列的變故失去了玉郎機構的控制權並鋃鐺入獄。

九十年代他出獄後又捲土重來,聯合大弟子祁文傑和其他幾名漫畫家創立玉王朝,又掀起了一陣港漫熱潮。

可惜好景不長,他終究是那種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性格,幾年後再次與幾位合夥人分道揚鑣。

瞭解黃玉郎的性格,林朝陽自然不可能讓他對玉郎機構產生威脅。

後世黃玉郎進監獄是沒得選,現在陶玉書給他機會,林朝陽並不認為黃玉郎會一根筋跟他們對抗到底,說白了還是壓力沒給夠。

“我明白,黃玉郎他還是不死心,我給了他兩天時間考慮。

如果他還不配合,就不必再給他機會了。

到時候他人在監獄裡,手裡的那些股份如同廢紙,我相信他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面對林朝陽時,陶玉書溫柔似水,可在對外表現上,她配得上香江人給她的“鐵娘子”稱呼。

“今天胡仙也露面了。”

聽著陶玉書的話,林朝陽來了興趣,“她親自出面?”

“是啊,你也覺得意外吧?”

按理說,胡仙插足玉郎機構收購案失敗後,多少有點跌面子,股東大會這種場合,找個代理人來就行了。

她卻親自出面,必然不可能是為了看陶玉書在玉郎大廈裡耀武揚威的。

“她說什麼了?”

“還能說什麼,想要《天天日報》的股權唄!開價1.5個億,同時她手裡的股份可以照之前的收購價賣給我們。”

“她還真是賊心不死啊!”

玉郎機構上市後,黃玉郎四處出擊,做的最明智的投資一個是買下了玉郎大廈,一個就是買下了《天天日報》70%的股權。

玉郎大廈不用說了,地產這兩年一直瘋漲,哪怕受了股災的影響,但大方向上依舊是上揚的,穩賺不賠。

《天天日報》這份香江第二大日報,儘管最近兩年市場份額有些下滑,但依舊是報界不可多得的優質資產。

尤其是對胡仙這種報業大佬來說,更有加成。

“《天天日報》我是不打算賣的。你之前也說過,林氏以後要成為文化傳媒集團,業務不可能只侷限於電影。

影視、動漫、新聞……這些與文化相關的產業都應該是林氏發展的方向,《天天日報》剛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切入香江報業的機會。

胡仙手裡的股份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1.5億的報價還不錯,但相比於《天天日報》的價值,並不算什麼。”

陶玉書的分析理智又清醒,林朝陽讚道:“賢妻英明!”

她嘴角含笑的望了丈夫一眼,又說:“英明什麼?一場收購戰,花了快四個億,我都不知道欠的那兩個億要怎麼還。”

林朝陽輕鬆道:“哪個大公司還沒點貸款?放心吧,玉郎機構的賺錢能力不弱,又幾乎壟斷了香江漫畫行業,回本是遲早的事。”

陶玉書嘆了口氣說道:“你說得輕巧,我又不懂漫畫,這麼大個公司,光是管理就夠人頭疼的了。”

“當老闆不需要懂,只需要會用人就可以了,玉郎機構那麼多人。”

“我哪敢用啊!”

“公司剛收購過來,你不敢用很正常。沒關係,慢慢來嘛。恩威並施,這些人也不過是打工的,沒理由只能給黃玉郎賣命,而不給你賣命。”

陶玉書的眉頭輕輕舒展,“是這麼個道理。”

接下來一段時間,陶玉書的工作重心必然要像玉郎機構偏移,除了要肅清黃玉郎對公司的影響,也要釐清公司接下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