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95章 銷量神話(第3頁)
畢竟收購了這麼大一家上市公司,肯定要好好經營。
見時間差不多了,林朝陽催促著陶玉書趕緊下班。
夫妻倆走出辦公室,幾個員工仍在忙著搬家的事,路過時不停有人向林朝陽夫妻倆問好。
林氏影業收購了玉郎機構,逐漸有了大公司的底蘊,這兩天員工們的精神面貌和心氣兒也高了很多,對林朝陽夫妻二人也更加敬畏了。
走出公司,林朝陽說:“公司搬到玉郎大廈,你以後上下班又方便了,這個公司不白收購。”
早前他們夫妻倆住在何文田的時候,出了小區就進公司。。
嘉慧園在本島的半山,上下班需要過紅磡海底隧道,就沒那麼方便了。
玉郎大廈是原新聞大廈,之前是胡仙家的產業,地點位於香江本島英皇道。
這次林氏影業搬家後,陶玉書上下班又方便了。
丈夫的話讓陶玉書不禁莞爾,把收購上市公司和上下班通勤聯繫起來,也就林朝陽這種樂觀派能想到了。
如果被別人聽去,少不得要嘲諷、挖苦一番林朝陽的口氣之大。
翌日,玉郎機構正式易主的消息見諸報端,這場收購戰持續了僅僅持續了半個月時間,便以林氏影業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以如此高的效率完成一家對上市公司的收購和控制,在香江商場上是極其少見的。
這也更讓許多人對林氏影業和陶玉書這位掌舵人刮目相看,也更做實了她“香江戴卓爾”的稱號。
在對玉郎機構收購案的報道當中,媒體多以《信報》《南華早報》《商報》財經報紙為主,報道內容也對於專業性見長。
但這些報道發出後,卻有一些讀者發現其中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張曼玉?玉郎機構新董事?”
在諸多媒體當中,有兩家媒體報道了玉郎機構新的董事局成員,裡面其他四人並沒什麼特別的,大家細究一下都是林氏影業的相關人員。
唯獨“張曼玉”這個名字分外扎眼,這個“張曼玉”是他們知道的那個張曼玉嗎?
這是所有看到這個新聞的人內心的疑問。
讀者們的疑問並沒有等待太長時間,因為第二天就有媒體替他們查到了結果,證明:
此張曼玉就是彼張曼玉!
消息確定後,財經、證券界沒什麼反響,以影迷為首的普通市民們反響倒是很大。
大家的反應倒不是震驚,而是感到新奇。
這麼多年來,女明星嫁入豪門的新聞他們看過,比如前幾年的香江小姐朱玲玲嫁入霍家。
但女明星闖入商海,成為上市公司董事的事,市民們還是第一次碰見。
隨著新聞報道的發酵,張曼玉連續兩天登上了香江娛樂報刊的頭條,竟一時小出了些風頭,連在劇組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過人紅是非多,她一個女明星,突然成了玉郎機構這樣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事情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奇怪勁。
沒過幾天,香江電影圈便流傳出了一股謠言,稱張曼玉是林朝陽的二房。
香江自上世紀便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但在英國與前清簽署的條約中規定,香江法律中對於華人仍按照《大清律例》進行管理和約束。
這也就導致了在中國的這片領土上,大清就已經亡了一甲子了,卻仍有兩個地方適用《大清律例》,它們分別是香江和濠江。
既然適用《大清律例》,那自然就有納妾的合法權利。
因而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香江富人取兩房、三房妻子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這一規定直到1971年香江出臺了《修訂婚姻制度條例》後才完全廢止。
如今這個時候,距離《修訂婚姻制度條件》出臺了不過十餘年。
沿襲了幾百年的老觀念,現在仍存在於香江人的觀念裡,因而大家對於富人多兩個紅顏知己並無憤慨。
這件事反倒是成為了許多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香江的八卦小報向來沒什麼底限,謠言一起,他們立刻跟著熱炒。
《新夜報》《今夜報》《紅綠日報》《響尾蛇》等諸多街邊小報發揮十二分的精神,甚至還杜撰出了林朝陽與張曼玉一波三折的感情經歷,一副煞有其事的樣子。
沒用兩天時間便把謠言傳的跟真事一樣,佔據了娛樂新聞的頭條。
這些謠言的傳播讓陶玉書很是憤慨,但身在香江這樣一個高達發達的娛樂社會,哪怕是那些頂級富豪時不時也要被人消遣一下。
對待這些沒有底限的娛樂小報,富人們能用的手段無非兩種。
正規手段就是提告,但大多數小報敢這麼肆無忌憚的造謠本身就是仗著自己是臭狗屎,他們非常瞭解那些富人注重體面的心理。
真豁出臉面打官司的富人並不多,即便輸了官司,大不了賠點錢、道歉,賠錢太多就直接倒閉,換個馬甲重操舊業。
非正規手段就是找人教訓一下這些小報,但其實這些小報也是看人下菜碟的,有背景的大佬他們通常都不會惹。
這些小報敢謠傳張曼玉是林朝陽的二房,自然是認準了林朝陽在香江沒什麼背景。
陶玉書很想動用人脈教訓一下那幾家小報,不需要什麼太深厚的關係,哪怕就是跟永盛打個招呼都行。
這一年多,永盛跟林氏影業合作嚐到了不少甜頭,她自忖讓項家兄弟幫這點小忙是沒問題的。
可讓永盛幫忙簡單,陶玉書又擔心這樣會為丈夫和自家公司招來負面影響。
之前林氏和永盛的合作僅限於生意層面上,要是開了這個頭,那性質就變了。
想來想去,陶玉書不禁感到憋悶。
林朝陽得知了她的想法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陶玉書氣惱的問:“你笑什麼?人家傳你跟麥琪有關係,你還挺高興是不是?”
林朝陽聽到這話頓時大呼冤枉,“我是笑你手裡握著刀,還怕流氓!”
“什麼意思?”
“那些個小報敢這麼肆無忌憚的造謠,無非是覺得咱們不能拿他們怎麼樣,我們確實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可你忘了,他們有報紙,咱們也有報紙啊!”
陶玉書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林氏影業現在是玉郎機構的控股大股東,前幾天已經拿下了黃玉郎手裡23.5%的股份,共持有玉郎機構74.1%的股權,擁有對玉郎機構的絕對控制權。
如今玉郎機構名下擁有《天天日報》70%的股權和《清新週刊》《青春》兩份娛樂雜誌的全部股權,已經有了新聞集團的雛形。
“可……咱們總不能像那些小報一樣沒有底限的造謠、中傷別人吧?”
林朝陽眼神堅定的說道:“誰說我們要造謠了,只要是我們報道的內容每一個都是事實。”
在陶玉書疑惑的眼神中,林朝陽笑容意味深長,“但什麼報、什麼不報,是我們的權力。”
聽完了這句話,陶玉書消化了幾秒鐘,似乎明白了什麼。
見時間差不多了,林朝陽催促著陶玉書趕緊下班。
夫妻倆走出辦公室,幾個員工仍在忙著搬家的事,路過時不停有人向林朝陽夫妻倆問好。
林氏影業收購了玉郎機構,逐漸有了大公司的底蘊,這兩天員工們的精神面貌和心氣兒也高了很多,對林朝陽夫妻二人也更加敬畏了。
走出公司,林朝陽說:“公司搬到玉郎大廈,你以後上下班又方便了,這個公司不白收購。”
早前他們夫妻倆住在何文田的時候,出了小區就進公司。。
嘉慧園在本島的半山,上下班需要過紅磡海底隧道,就沒那麼方便了。
玉郎大廈是原新聞大廈,之前是胡仙家的產業,地點位於香江本島英皇道。
這次林氏影業搬家後,陶玉書上下班又方便了。
丈夫的話讓陶玉書不禁莞爾,把收購上市公司和上下班通勤聯繫起來,也就林朝陽這種樂觀派能想到了。
如果被別人聽去,少不得要嘲諷、挖苦一番林朝陽的口氣之大。
翌日,玉郎機構正式易主的消息見諸報端,這場收購戰持續了僅僅持續了半個月時間,便以林氏影業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以如此高的效率完成一家對上市公司的收購和控制,在香江商場上是極其少見的。
這也更讓許多人對林氏影業和陶玉書這位掌舵人刮目相看,也更做實了她“香江戴卓爾”的稱號。
在對玉郎機構收購案的報道當中,媒體多以《信報》《南華早報》《商報》財經報紙為主,報道內容也對於專業性見長。
但這些報道發出後,卻有一些讀者發現其中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張曼玉?玉郎機構新董事?”
在諸多媒體當中,有兩家媒體報道了玉郎機構新的董事局成員,裡面其他四人並沒什麼特別的,大家細究一下都是林氏影業的相關人員。
唯獨“張曼玉”這個名字分外扎眼,這個“張曼玉”是他們知道的那個張曼玉嗎?
這是所有看到這個新聞的人內心的疑問。
讀者們的疑問並沒有等待太長時間,因為第二天就有媒體替他們查到了結果,證明:
此張曼玉就是彼張曼玉!
消息確定後,財經、證券界沒什麼反響,以影迷為首的普通市民們反響倒是很大。
大家的反應倒不是震驚,而是感到新奇。
這麼多年來,女明星嫁入豪門的新聞他們看過,比如前幾年的香江小姐朱玲玲嫁入霍家。
但女明星闖入商海,成為上市公司董事的事,市民們還是第一次碰見。
隨著新聞報道的發酵,張曼玉連續兩天登上了香江娛樂報刊的頭條,竟一時小出了些風頭,連在劇組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過人紅是非多,她一個女明星,突然成了玉郎機構這樣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事情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奇怪勁。
沒過幾天,香江電影圈便流傳出了一股謠言,稱張曼玉是林朝陽的二房。
香江自上世紀便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但在英國與前清簽署的條約中規定,香江法律中對於華人仍按照《大清律例》進行管理和約束。
這也就導致了在中國的這片領土上,大清就已經亡了一甲子了,卻仍有兩個地方適用《大清律例》,它們分別是香江和濠江。
既然適用《大清律例》,那自然就有納妾的合法權利。
因而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香江富人取兩房、三房妻子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這一規定直到1971年香江出臺了《修訂婚姻制度條例》後才完全廢止。
如今這個時候,距離《修訂婚姻制度條件》出臺了不過十餘年。
沿襲了幾百年的老觀念,現在仍存在於香江人的觀念裡,因而大家對於富人多兩個紅顏知己並無憤慨。
這件事反倒是成為了許多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香江的八卦小報向來沒什麼底限,謠言一起,他們立刻跟著熱炒。
《新夜報》《今夜報》《紅綠日報》《響尾蛇》等諸多街邊小報發揮十二分的精神,甚至還杜撰出了林朝陽與張曼玉一波三折的感情經歷,一副煞有其事的樣子。
沒用兩天時間便把謠言傳的跟真事一樣,佔據了娛樂新聞的頭條。
這些謠言的傳播讓陶玉書很是憤慨,但身在香江這樣一個高達發達的娛樂社會,哪怕是那些頂級富豪時不時也要被人消遣一下。
對待這些沒有底限的娛樂小報,富人們能用的手段無非兩種。
正規手段就是提告,但大多數小報敢這麼肆無忌憚的造謠本身就是仗著自己是臭狗屎,他們非常瞭解那些富人注重體面的心理。
真豁出臉面打官司的富人並不多,即便輸了官司,大不了賠點錢、道歉,賠錢太多就直接倒閉,換個馬甲重操舊業。
非正規手段就是找人教訓一下這些小報,但其實這些小報也是看人下菜碟的,有背景的大佬他們通常都不會惹。
這些小報敢謠傳張曼玉是林朝陽的二房,自然是認準了林朝陽在香江沒什麼背景。
陶玉書很想動用人脈教訓一下那幾家小報,不需要什麼太深厚的關係,哪怕就是跟永盛打個招呼都行。
這一年多,永盛跟林氏影業合作嚐到了不少甜頭,她自忖讓項家兄弟幫這點小忙是沒問題的。
可讓永盛幫忙簡單,陶玉書又擔心這樣會為丈夫和自家公司招來負面影響。
之前林氏和永盛的合作僅限於生意層面上,要是開了這個頭,那性質就變了。
想來想去,陶玉書不禁感到憋悶。
林朝陽得知了她的想法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陶玉書氣惱的問:“你笑什麼?人家傳你跟麥琪有關係,你還挺高興是不是?”
林朝陽聽到這話頓時大呼冤枉,“我是笑你手裡握著刀,還怕流氓!”
“什麼意思?”
“那些個小報敢這麼肆無忌憚的造謠,無非是覺得咱們不能拿他們怎麼樣,我們確實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可你忘了,他們有報紙,咱們也有報紙啊!”
陶玉書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林氏影業現在是玉郎機構的控股大股東,前幾天已經拿下了黃玉郎手裡23.5%的股份,共持有玉郎機構74.1%的股權,擁有對玉郎機構的絕對控制權。
如今玉郎機構名下擁有《天天日報》70%的股權和《清新週刊》《青春》兩份娛樂雜誌的全部股權,已經有了新聞集團的雛形。
“可……咱們總不能像那些小報一樣沒有底限的造謠、中傷別人吧?”
林朝陽眼神堅定的說道:“誰說我們要造謠了,只要是我們報道的內容每一個都是事實。”
在陶玉書疑惑的眼神中,林朝陽笑容意味深長,“但什麼報、什麼不報,是我們的權力。”
聽完了這句話,陶玉書消化了幾秒鐘,似乎明白了什麼。